学生写作的真实心理:所谓的写作心理,“是指从事写作活动时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2]。为了更直观、准确地了解中学生的写作心理,笔者从问卷调查、与学生和教师对话两方面入手,综合分析出中学生在行文前、行文中、行文后三阶段的写作心理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写作的自我效能感低
学生对自己写作能力和写作成绩的主观判断即写作的自我效能感,很多学生排斥写作就缘于写作的自我效能感较低。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原因主要有几种:一是拿到作文题目不知从何下手,虽内心想法颇多,但苦于语言表达及文字组织能力欠缺,常出现拟题目难、行文构思难、文章结尾难这种一文“难”到底的现象,最后索性就堆砌文字、拼凑字数;二是觉得不管写得好与坏,老师给的分数也相差无几,因此不想在作文上浪费时间;三是固然有学生想通过恶补提高作文水平,但考虑到作文的提升速度慢,也就放任自流,敷衍了事。而这种种理由又直接造成他们对作文的态度――厌烦,厌恶的主要原因就是“怕”,他们怕写不好作文,怕得不了高分,怕没有回报,即自我效能感较低,而 “低效能感者往往……缺乏内在学习兴趣,学业成就较低。”[3]
(二) 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写作时缺少情感和创意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为升学率教学,学生为分数学习,很多语文教师为学生传授所谓的作文模板,这直接造成了学生写作时的思维定势,结果全班写出来的东西大同小异,作文的字里行间也极度缺乏真情实意,尤其是对于一些文笔较差的学生而言,其文章大多呈现出“假、大、空”的“特色”。写作就像雕刻艺术品,只有付诸情感才会有精致的作品。观之一些大家的作品,之所以堪称佳作,原因之一就是文章中触动人心的真情流露,如果文章是一碗甜汤,情感就相当于汤里的蜜糖,没有蜜糖的甜汤食之如泔水。试问:在这种没有感情和创意的情况下,学生又如何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三) 态度懒散,疏于练习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关于中学生作文量的规定也只是两周一篇作文练习,这种小密度的练习量造成中学生心理上的一个巨大问题――对写作的态度懒散,因为在语文教学活动安排中,作文所占有的时间少之又少,因而,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作文形成一种置若罔闻的心理误解。在与学生交谈中,笔者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写作文的模式是“抄”,很少有学生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去写作文,语文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不仅要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而且还要积累多样的行文思路,对于态度懒散,又疏于练习的学生来说,作文提高是一项考验。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