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理论概述:(一)心理危机概念
从1954年开始,理论界对心理危机进行系统研究,被誉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鼻祖的G.Caplan在1964年第一次发表了心理危机干预理论,这个理论一直沿用到今天。他认为:“一个人在困难情境面前,他以前处理问题的形式和方法不能够处理这个困难,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同时,心理危机会暂时地打乱一个人习惯性的生活模式,这种方式会预示着一个人正在经历生命中的变化,该现象出现的时候会伴随异常高度紧张,而且甚至会出现以焦虑、挫折感和迷茫感等现象。”①
(二)心理危机的类别
依据心理危机理论刺激的来源将其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成长性危机。也叫发展性或内源性危机、内部危机、常规性危机。一连串的阶段组成了人的一生,每一个时期身心发展的特征不同。1976年Notman等人明确提出:“心理医生非常关注个体现在的发展情况,尽管危机是根据外部事件所导致的,但是个体会依据发展阶段和危机事件的相互作用影响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反应。”
第二类,境遇性危机。也称外源性危机或环境性危机,或适应性危机,是指是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是由外部事件引起的心理危机。1974年G.Caplan依据危机产生的原因不同,将境遇性危机可以分为三种即“第一,失去一个或多个满足基本需要的资源。第二,可能存在丧失满足基本需要资源的。第三,对生活变化对个体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挑战。”随后两年,Burgess等人又从不同的角度将境遇性危机分为三类:第一,个体可能经历了不可预料的生活事件。第二,灾难性危机。第三,生命中预期发生的生活事件。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可以预期这些变动甚至有时候个体是可以得到这些变动的。根据不同的分类对心理危机的理解也会随之逐渐加深。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4
2023-10-24
2023-10-24
2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