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怎样纠正口吃! : 口吃,俗称“结巴”,这是一种语言障碍的表现。
口吃大多发生在2—5岁,有些发生在儿童初入学校或青春期,儿童期口吃约占学龄儿童的1—3%。心理学家认为,口吃病症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十分不利,往往易养成其孤独、退缩、羞怯、自卑等不良的个性。口吃儿童多不愿与老师和同学接触,经常担心自己说话时会口吃,在游戏和社交活动中,多孤处一隅。如果他参加这些活动,他会因心情紧张而口吃得更加厉害,社会活动能力也更加受限制,这种情境会使其口吃更为严重。
关于口吃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这主要是: ①模仿。调查证明,多数口吃患者的父母或其它亲属都或多或少有口吃习惯。当幼儿开始学习语言时,这些人的言语方式无形中使幼儿受到影响;有的是受其它口吃患者(如经常一起玩的伙伴)的影响,如有的孩子开始看见别人“结巴”好玩,就进行模仿,结果自己也变成了“结巴”;②情绪紧张。有时候,火灾、地震、父母死亡等强烈的精神刺激会引起口吃。经常的紧张焦虑,是引起口吃的主要原因。幼儿学话年龄阶段,接触的环境和兴趣大大扩大,词汇逐渐丰富,说话时为了选择适当的词汇,往往迟疑不决或需要考虑一下。因此,儿童期口吃最多见的是父母对小孩学语过于急躁,作过多的矫正和逼迫他讲话有关。仔细观察口吃患者还可发现,他们并非在任何场合都口吃,当他们唱歌、朗读、自言自语或在无别人注意情况下与熟人、朋友交谈时,他们很可能完全正常或极少口吃。口吃最严重的是在公众面前或在上级、长辈面前讲话时。在这些场合,他们会产生口吃的自我暗示,会顾虑在别人面前自己的口吃会引起难堪。
口吃的矫治越早越好,认为孩子长大后口吃会自然消失,这样往往会“贻误战机”。矫治口吃时要注意:
(1)消除不良刺激。消除环境中引起说话情绪紧张的因素,是矫正口吃的关键。为此,家长、教师及交谈者对口吃者的谈话,不要特别加以关注,要听其自然,他们一时谈不清,也不要责怪、埋怨,更不能训斥、嘲笑,要鼓励他们慢慢地说,以便解除其情绪紧张,树立起自信心。
(2)进行语言训练。口吃者唱歌时并不口吃,因此,有节奏地同时轻而慢,柔而连贯地谈话是对口吃患者语言训练的要求,他们谈话时辅以手势和表情,有助于矫正口吃。此外,要求口吃者在谈话前先要考虑成熟后再谈话。没有人在场时,要多练习朗诵,要将自己的谈话录音,然后放出来给自己听,找出不流畅的所在,分析产生原因,以便心中有数。有些人口吃是因为某些词语的发音有困难所致,有针对性地多练习这些词语的发音,就可以消除谈话时的障碍。
(3)要有坚强意志。对于矫正口吃这种语言障碍,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再好的办法也无济于事,许多口吃患者不成功的矫治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口吃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当然也不能在一个早上把它铲除,只有知难而进,持之以恒,才能达到矫正口吃的目的。古希腊德桑西尼斯从严重口吃患者到天才演讲家的例子可以成为一切口吃患者锤炼自己意志的榜样。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