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6.人为什么会随大流? : 在社会心理学中把随大流称为从众,它指的是个人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从众行为虽然抹杀了个人的独立性,剥夺了个人正确判断的能力,但它却是使团体成员保持一致、形成社会上约定俗成的习惯、准则的重要基石。
典型的从众现象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做的一项实验研究。研究者让一个人参加一个由四名助手组成的实验小组,请他们五人判断几条线的长度是否一样。由于此人不知道其余四人是研究者的“同谋”,在他们四人故意做出的错误判断作用下,他尽管对这种错误感到不能理解,仍然跟着做出类似的错误判断。通过实验,人们发现大约有一半人在其他人的影响下会做出错误判断,这说明从众行为是相当普遍的。
引起从众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对集体的信任。人们对其生活的集体有一种信任感,总认为集体中较多成员做出正确判断的可能性比个人的要大,从而产生从众行为。一个人对集体越信任,就越可能出现从众行为。
(2)对集体压力的屈服。不少人之所以会出现从众行为是为了免受其他成员的非议和排斥,免于受孤立,当然也是为了获得同伴的好感、欢迎与喜欢,因为人们总习惯接近与自己观点相近的人。
(3)对集体信息的轻信。生活在集体中的成员,集体是他们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许多人习惯于做别人所做的事,因为他们知道,这样他们能从其它成员的知识中获得好处。
(4)由于外界情况不明,把握不大。不少从众现象是由于自己对所要判断的客体不了解,从而模仿其他人而出现从众行为。如在课堂上,有时在第一个学生作了错误回答后,教师又不立即表态,后面回答的学生如果成绩较差,就往往会重复第一个学生的错误。
从众现象的存在,对教育、管理工作的启发是:
(1) 从众行为有积极的意义。由于社会和集体中的成员有从众行为。通过造社会舆论的方法,对其成员造成一种压力,使他们按一定的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对于个别后进者,可以采取把他们调入先进集体的方法,使他们在新的集体中体验到集体的压力,迫使他们出现从众行为。通过长期的努力,可以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发生变化。
(2) 从众行为也存在着消极意义。社会上和集体中存在的不正之风、歪风邪气会由于从众行为的“催化”作用而象瘟疫一样泛滥成灾,使不少意志薄弱者随波逐流。这一点要引起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及各级领导的重视,纠正不良的社会风气应是培养优秀公民的有效措施之一。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