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是秋分,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从此北半球白昼渐短,夜晚变长,天气也慢慢变凉了。按照中医理论,建议人们在此时注重养阴润燥,不妨登高望远来保持神志安宁。
古书《春秋繁露》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虽然秋分等于是秋天走了一半,但属于亚热带的南方,秋分应该视为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由于气温开始转变,但此时天气又不至于太冷,因此古人有“二八乱穿衣”的俗语,点出了农历二月和八月这两个月份正处于季节交替之时,让人不知道该穿短袖衣还是长袖衣。
由于秋分已经进入到秋季,昼夜时间相等,人们养生就要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务必使身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也就是在精神调养上,应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要收敛神气,避肃杀之气,而此时正值秋高气爽,若能登高远眺,可使人心旷神怡,让所有的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烟消云散,这也是调节精神的一剂良药。
此外,在饮食调养上,也应注重阴阳调和,切忌实者更实、虚者更虚,例如老年人往往阴气不足,而阳气有余,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发育中的儿童,如无特殊原因,不宜过分进补;有痰湿体质者应忌食油腻;火气大者应忌食辛辣;患有皮肤病、哮喘的人,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胃寒的人应忌食生冷食物等。
此时正是红柿、柚子和龙眼盛产的季节,但红柿和柚子等食物属性偏寒,而龙眼则属热性。因此平常怕热、易口干、小便黄赤、容易便秘、烦躁者,就不宜多吃龙眼;而平常怕冷、易手足冰冷、易腹泻、面色苍白者,则不宜多吃红柿和柚子。
历代医家和养生家之所以重视养护正气,是将其视为机体强壮的根本所在。因此,平日的饮食搭配应根据食物的性质和作用合理调配,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的辨证而用膳,所谓“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这也是避免身体早衰,保证机体正气旺盛的重要条件之一。
进入秋天后,大自然中的水气不像夏天如此充沛,而人体内的阳气由强转弱,内分泌、津液也开始减少,也就是秋燥,因此不宜热补,否则就会“火上加油”,宜选择滋阴润燥的中药来调理身体,例如当归、熟地、女真子、茯苓等,都可在中医师的辨证下进行温补。现介绍两款秋分药膳:
百菊麦冬茶
材料:百合、菊花、天门冬、麦门冬各10克。
煮法:上述药材洗净后,加两碗水,待煮沸,过滤药渣,即可饮用。
作用:滋阴润燥、生津行水、泻热除烦。
川贝梨
材料:梨1个,川贝6克,冰糖10克。
煮法:把梨中间挖开一个洞,置入川贝和冰糖,放入电饭锅中蒸5分钟,待川贝和冰糖同时融入梨肉内,即可食用。
作用:镇咳化痰、润肺生津。(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