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结合新的技术和大量影像数据,并得到更符合患者人群普适性的标准,在2009年出台了RECIST1.1标准,对于原有的测量和评估方法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RECIST1.1标准相对于旧版对所有靶病的测量有了更明确的要求,即靶结外病灶最长径至少为10mm、靶淋巴结病灶的短径至少为15mm,且至少超过影像层厚的2倍。为便于评估,大多数的测量约定在影像的轴位上进行。
对于之前未进行明确的骨病灶和囊性病灶的评估规则也做出约定。RECIST1.1对于病灶的数量和分布也做出更明确的规定,即在基线评估时,全身最多5个病灶可以被选为靶病灶进行评估,且在同一个器官中靶病灶不可以超过2个。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原则上尽可能选择最大的病灶作为靶病灶。如果大的病灶不适合重复测量,则依次从大到小选择下一个可被重复测量的病灶。
标准中考虑了淋巴结病灶在缓解时候的具体形态特征,要求每个淋巴结的短径必须小于10mm才被认为是完全缓解。
在随访的过程中靶病灶如果存在分裂或者融合的情况,需要将分裂后各病灶的SOD(氧化物歧化酶),或者将融合状态时的大病灶单径与之前的情况进行比较,用以更准确地评估病灶。
虽然RECIST1.1标准已被广泛使用,但是其仍然是将肿瘤形态大小作为评估的唯一标准。加上测量误差和一些病灶的边界本身难以识别,导致仍有评估准确性不够理想的情形。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