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 (一)适应问题
从老百姓到军人,从战士到班长、军官,青年军人经常要面对新的情况,扮演新的角色,执行新的任务,适应新的环境。在适应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带来许多心理问题。包括新兵入营后的心理适应、服役期间角色变化的心理适应、日常行为习惯的心理适应、任务转化中的心理适应、军人对社会环境的心理适应、退役时的心理适应等问题。其中以新兵入营后一周到两个月之间,心理的不适应表现得最为集中和明显。
(二)自我意识问题
青年军人在自我发展中,既存在着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同时又存在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如何协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将是青年军人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青年军人自我意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相互矛盾的倾向:过度的自我接受与过度地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与过度的自卑感;自我中心与盲目从众;过分的独立意识与过分的逆反心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自卑心理。
自卑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所产生的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军人自卑主要表现在:①消极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明显不如他人;②泛化。有的人由于身体引起的自卑,使他感到自己的言谈举止及社会交往能力均不如别人;③敏感性和掩饰性。具有自卑感的人往往对自己的不足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很敏感,常把别人与自己无关的言行看成是对自己的轻视。由于担心自己的缺陷被人知道,因而常加以掩饰或否认,或回避与别人交往,或有时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
自卑是心理暂时失去平衡的一种心理状态,对此可以通过补偿的方法来加以调适,这种补偿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有的青年官兵明知自己能力不强,却故作姿态,甚至以奇异打扮来引人注意,借以弥补自己内心的空虚。这种消极的补偿方法,是不可取的。而积极的补偿方法有:
(1)正确对待失败。青年官兵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失败时往往找不到恰当的方法排解自卑感、挫折感,结果出现恶性循环,失败导致自卑,自卑引起失败。要知道,在漫长的人生征途上,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挫折和失败是常常会发生的。对此持平常之心,就不会在感情上产生很大的波动了。英国著名教授汤姆逊在总结自己工作成功的经验时,把它概括为两个字,那就是“失败”。
(2)增强自信。凡事都要有一个必成的信念,要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对事态发展的前途抱乐观态度。要自信,自信是消除自卑、促进成功的最有效的补偿方法。
(3)“避己之短,扬己之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学会对自己做出公正全面的评价,既不沾沾自喜,又不顾影自怜。要善于挖掘和发展自己的优势,以补偿自己的不足。
(三)人际关系问题
人类的适应,首先是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障碍主要也是由人际关系失调而引发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心理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军人人际交往问题主要表现为:缺少知心朋友、与个别人难以交往、与他人交往平淡、社交恐惧、不想与人交往等。其中孤独心理和猜疑心理是人际关系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猜疑心理是一种由主观推测而产生的不信任的复杂情绪体验。猜疑心重的人往往整天疑心重重,无中生有,认为人人都不可信,人人都不可交。猜疑心理是军人交往中的一种消极心理,如有的军人在发展进步遇到挫折,愿望不能实现时,便疑心有人跟自己过不去。当受到领导批评时,总是疑心有人向领导打了小报告,疑心与自己竞争的人使绊子,疑心与自己有过节的人伺机报复等。甚至有人对自己稍微表现出一丝异常,就怀疑是对自己有成见。个人一旦掉进无端猜疑的陷阱,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战友失去信任,对自己心生疑窦,既损害正常的人际交往,又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孤独心理是因缺乏与人的交流而产生的孤单、寂寞的情绪体验。心理上的孤独并不等于一个人独处,真正的孤独,往往产生于那些虽有表面接触,但缺乏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人。不管是置身于人群,还是独居一室,只要对周围的一切缺乏了解,不与身外的世界沟通,就会产生孤独感。严重的孤独会使人产生挫折感、狂躁感,令人心灰意冷,严重的还会厌世轻生。
青年官兵应学会打破心理闭锁,消除孤独感。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放自我,真诚、坦率地把自己交给他人。要主动亲近别人、关心别人,因为交往是一个互动互酬的过程,以诚待人,别人也会对你以诚相待。这样你就能扩大社交面,融洽人际关系,孤独感自然就会消失了。
(2)尽量缩小与同代伙伴之间的差异。既不自傲清高,做脱离集体、高高在上的“超人”,也不自卑多虑,脱离同伴,做索然独居的“怪人”。从文化教养到兴趣爱好的各个方面,都应与同代人相互沟通、相互学习。
(3)尽量增进两代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成年人要对青少年一代多一些理解、体贴和帮助;青少年也应多了解、多学习成年人的优点和长处,并相互尊重和体谅,以填平所谓的“代沟”。
(4)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为自己安排好丰富有益的业余生活,把思想感情从孤独的小圈子中脱离出来,投入到广泛的高尚的活动中去。
(5)建立正确的友谊观、恋爱观、婚姻观。这是抗孤独、抗寂寞的重要法宝。在这一点上,须强调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6)辩证看待孤独。应力求避免陷入孤独,但却无必要害怕孤独。对孤独要有辩证的看法。孤独并非孤立,也不一定是坏事,要学会享受孤独。我们知道,有些伟大的思想者,可能找不到可以对话的人,只能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掘进,这也许正是天才的萌芽呢!
(四)挫折心理问题
青年官兵怀抱着许许多多的幻想、希望,为将其变成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作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性地不能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挫折也可称为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紧张情绪状态。如果挫折产生于较为重大的目标,如在学业、工作、爱情等上,这种挫折可称之为失败,如果这种挫折的障碍与压力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使其处于一种不利身心发展的人生位置,则称为身处逆境。挫折、失败和逆境会给青年人带来紧张状态和失望、压抑、沮丧、忧郁、苦闷等紧张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心理学上称之为挫折感或挫折心理。
挫折感在个体的青年人发展时期表现较明显。这个时期的青年人常常会因为对人生的思索、学业的担忧、爱情的烦恼、社交的障碍而体验到令人失意的挫折心理。
既然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逆境无时不有,那么对挫折心理进行调适就极为必要了。在挫折面前,我们需要的是进取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同时也更需要理智。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2)要善于正确认识前进的目标,并在前进中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并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奋斗目标,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目标不切实际,前进受阻,则须及时调整目标,以便继续前进。著名剧作家曹禺年轻时一心想当医生,三次投考北京医学院都名落孙山,随后他转向搞戏剧,终于取得了巨大成功。
(3)应善于化压力为动力。其实,适当的刺激和压力能够有效地调动机体的积极因素。“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挫折逆境中做出的。
(4)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挫折和教训使我们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我们要悦纳自己和他人、他事,要能容忍挫折,学会自我宽慰、心怀坦荡、情绪乐观、发奋图强,满怀信心地去争取成功。
(五)逆反心理问题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年官兵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在青年官兵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且有多种表现。如对正面宣传做出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感,大喝其彩;对思想教育及法纪守则消极抵制、蔑视对抗,等等。
产生这种逆反心理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主观上,是青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因而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批判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客观方面,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青年官兵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逆反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和防止其发生。
1.要重视复杂的社会因素对青年官兵心理的影响
青年官兵的心理活动,会受到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文化、道德、法律等意识形态发展,善恶、美丑、是非、荣辱观念更新等方面的影响。所以,要克服逆反心理,要让他们置身于社会,把对他们的思想情操等各方面的培养同社会政治生活、经济文化活动以及社会道德风尚联系起来,以提高他们心理上的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不致迷失方向。
2.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升华自我
这里须提倡自我教育,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经常思考自己,主动设计自己,并自觉能动地以实际行为努力完善或造就自己。
3.要改善教育机制
教育工作者要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要掌握好心理发展不平衡性这个规律;不失时机地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心理,使其心理健康地发展。与他们建立充分信任的关系,交朋友,以诚相待,以身作则,要爱护和尊重他们的自尊心,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场合,注意正面教育和引导,坚决反对简单、压制和粗暴的形式。
4.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逆反心理的产生,责任不能完全归于他们本人,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往往起着重要作用。无数事实表明,良好的社会风气,对于克服和防止逆反心理大有裨益。
(六)性心理问题
军人常见的性心理问题包括性意识困扰和性行为心理困扰等。常见的性意识困扰有常想到性问题、性幻想及性梦等表现。其中,“常想到性问题”是指在遇到有吸引力的异性时想到与对方有关的性意念、裸体表象、性感部位及体验到自身性冲动等,或是在阅读与性有关的书刊时,产生对性的臆想等;“性幻想”通常表现为在某特定因素诱导下,“自编”、“自导”、“自演”与异性交往内容有关的联想。性幻想可导致生理上的性兴奋、性器官充血;也可偶尔出现性高潮;“性梦”是进入青春期以后在梦中出现与性内容有关的梦境,一般认为与性激素达到一定水平和睡眠中性器官受内外刺激及潜意识的性本能活动有关。性梦中可以伴有男性遗精、女性性兴奋等。以上三种情况是性冲动的间接发泄形式,属于正常的心理、生理现象。但由于认识的偏差,常常造成青年军人的性意识困扰,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表现有焦虑、厌恶及内心不安、恐惧、自责等。严重的可出现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抑郁、不愿与人(尤其是异性)交往,并常陷入焦虑、矛盾、困惑和苦闷之中,从而影响其日常工作和生活,甚至干扰自我的正常发展。
(七)恋爱心理问题
年轻官兵,身体各器官组织的发育趋近成熟,由性生理成熟引发的性意识觉醒,必然要启动军人恋爱行为的产生。而当恋爱行为受到家庭、社会、道德以及个体自身因素的制约而适应不良时,就会产生恋爱心理问题。常见的恋爱心理有单恋、失恋、自恋、恋父(母)等。这里就几种主要的恋爱心理问题进行探讨。 1.单恋
是指一方对另一方的以一厢情愿的倾慕与热爱为特点的畸型爱情。单恋多是一场情感误会,是青少年“爱情错觉”的产物。“爱情错觉”导致一厢情愿式的单恋,俗称单相思。单相思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毫无理由的单相思,对方毫无表示,甚至对方还不认识自己,而自己执着地爱对方、追求对方,这种恋爱是纯粹的单向;另一种是自认为有“理由”的单相思,错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情,于是落花无意变成落花有意,这是假双向,真单向。
年轻军人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单恋现象比较常见,且较多地出现在性格内向、敏感、富于幻想、自卑感较强者身上。首先是自己爱上了对方,于是也希望得到对方的爱,在这种具有弥散作用的心理支配下,就会把对方的亲切和蔼、热情大方当作是爱的表示,并坚信不已,从而陷入单恋的深渊而不能自拔。
单恋者固然会体验到一种深刻的快乐,但更多会体验到情感的痛苦,因为他们无法正常地向自己所钟爱的异性倾诉柔情,更不能感受到对方爱意的温馨。
克服单恋的痛苦重在防患于未然。首先是要避免“恋爱错觉”,学会准确地观察和分析对方的表情,用心明辨;要视其反复性,某种信息的经常出现可能意义很深,而单单一两次就不足为凭了;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把某种信息和其他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如有个小伙子经常对一位姑娘进行帮助,如果这个小伙子是对人都热情,对谁都乐于帮助,那么这位姑娘大可不必胡思乱想;如果这个小伙子对这个姑娘特别热情,那就值得注意了。
一旦单恋发生在你身上,那就需要拿出十足的勇气,克服羞怯心理和自我安慰心理的折磨,勇敢地用心灵去撞击。如果对方有意,心灵会闪现出共同撞击的火花,单恋则转化为双恋,爱的快乐就取代了爱的痛苦。如果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则应该面对现实,勇敢地抛弃幻想,用理智主宰感情进行转移,通过思想感情的转换和升华来获取心理平衡。
2.失恋
“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男子不钟情”,尤其是青年,由于生理、心理的逐步成熟,都会萌动春心,坠入爱河。挚情之恋是青年男女所憧憬的,它似一杯甘醇芳馨的美酒,令人如痴如醉。然而,有恋爱就有失恋,这是一个辩证的自然法则。
所谓失恋是指一个痴情人被其恋爱对象抛弃。失恋引起的主要情绪反应是痛苦和烦恼。大多数失恋者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好这种恋爱受挫现象,愉快地走向新的生活。然而,也有一些失恋者不能及时排解这种强烈的情绪,导致心理失衡,性格反常。
3.失恋的自我调整、自我拯救
失恋的种种不良心态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因为失恋而痛苦缠身的不幸者必须学会自我调整、自我拯救。这里,提供如下方法:
(1)倾吐。失恋者精神遭受打击,被悔恨、遗憾、急怒、惆怅、失望、孤独等不良情绪所困扰,应该找一个可以交心的对象,一吐为快,以释放心里的负荷。可以用口头语言,把自己的烦恼和苦闷向知心朋友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并听听他们的劝慰和评说,这样心情会平静一些。也可以用书面文字,如写日记或书信把自己的苦闷记录下来,或给自己看,或寄给朋友看,这样便能释放自己的苦恼,并寻得心理安慰和寄托。
(2)移情。及时适当地把情感转移到失恋对象以外的他人、事或物上。如失恋后,与同性朋友发展更密切的关系,交流思想,倾吐苦闷,求得开导和安慰;积极参加各种娱乐活动,释解苦闷,陶冶性情;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把自己融化到大自然的博大胸怀中,从而得到抚慰。当然,密切自己与其他异性的交往,也不失为一个合适的途径。
(3)疏通。指的是借助理智来获得解脱,用理智的“我”来提醒、暗示和战胜感性的“我”。要想一想,爱情是以互爱为前提的,不可因一厢情愿而强求,应该尊重对方选择爱人的权利。也可以进行反向思维,多想对方的不足点,分析自己的优势,鼓足勇气,迎接新的生活。还可以这样设想,失恋固然是失去了一次机会,然而却让你进入了另一个充满机会的世界。正如海伦·凯勒所言:“一扇幸福之门对你关闭的同时,另一扇幸福之门却在你面前洞开了。”
(4)立志。失恋者积极的态度会使“自我”得到更新和升华,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许多失恋者因此而创造出了辉煌的成就。像歌德、贝多芬、罗曼·罗兰、诺贝尔、居里夫人、牛顿等历史名人,都曾饱受过失恋的痛苦。他们可谓是用奋斗的办法更新“自我”,积极转移失恋痛苦的楷模。
军人常见心理问题是军人暂时的心理失调,不是心理疾病;它与思想问题有联系,但不宜笼统地归于思想问题。处理方法以自我调适为主,基层干部的心理疏导和专业人员的心理辅导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了解青年军人常见心理问题的一般表现、类型、成因和调适方法,对于维护军人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军人心理问题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的心理问题:
(一)新征入伍阶段常见心理问题
初进军营的新战士,心理上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及可塑性,当一时不能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有矛盾冲突而难以解决时,就容易形成不良心理状态,如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将影响战士的身心健康。
1. 焦虑与抑郁
这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是人对自身所处环境或预感到挫折的一种复杂的消极情绪状态。如自尊心损害,自信心丧失,失败感和愧疚感交织成的紧张、不安、忧虑、悲伤、恐惧、绝望、自我否定、情绪低落等情绪状态。
新战士入伍后,学习训练成绩不理想,生活不习惯,战友关系、上下级关系不和谐等,常是产生焦虑、忧郁的主要原因。
2. 逆反心理
又称逆向心理,是人们对环境事物的刺激所产生的一种与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也可称为消极的心理定势。其表现多种多样,如有的仅凭少量的、粗浅的知识和过去狭隘的经验,以所持的一孔之见以偏概全,并扩大到对一切事物的消极看法;有的对社会、部队、首长所提倡的事物和观点常常抱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有的对政治宣传、政治活动,常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偏激情绪,采取不配合、不响应的态度。但对新战士而言,最主要的原因是从自由、宽松的环境突然进入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的军营,心理尚未适应,再加上对军营必须有严明纪律的重要性不能充分认识,故对部队有些“不近人情”的规定或个别首长讲话会产生逆反心理,表现为软磨、硬抗。及时发现和个别战士交谈,有利于战士解除这种不良心理状态。
3. 封闭心理
封闭心理是指个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有什么社交活动,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其外在表现一般可概括为四种类型:一是自卑型封闭心理;二是挫折性封闭心理;三是对等型封闭心理;四是自我欣赏型封闭心理。
4. 恐惧心理
恐惧是指个体在面临危险情境而无法摆脱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引起恐惧的刺激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关键因素是主体自身缺乏处理危险情境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产生回避现象。新战士入伍后,在军事训练中常会遇到一些难以应付的问题,如翻越障碍、实弹射击、军事实战演练等,常使新战士产生失败性的恐惧。
5. 自卑孤独心理
自卑感是个体对自己的评价片性消极与低估的心理体验。它是在儿童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兵产生自卑感的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对完成军事训练或其他工作缺乏自信心;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缺乏成就感和价值感。在一般情况下,新兵的自卑孤独心理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性格孤僻;二是胆小怯懦;三是脾气暴躁。
(二)老兵退伍阶段常见心理问题
在部队服役期满,光荣复员,由军人变为老百姓,是军人的一次重大角色变换,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因而,此时期的心理上会发生复杂的变化。面临复员退伍老兵的心理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个人愿望未能实现的失落心理
老兵的个人需要主要有:入党、提干、转士官、评残或申请补助、解决婚姻问题,退伍后的就业问题等。临近退伍,每个人都会对自己几年来的军旅生活作一番回顾和总结。自己的愿望和目标实现了,自然就满心欢喜,情绪高涨;如果个人的理想和目标没有达到,心里就难免有些不平衡,情绪低落,各式各样挥之不去的烦恼萦绕在心头:认为自己辛辛苦苦的努力白费了,对领导产生了怨气;认为自己这辈子跳不出“龙门”,前途无望;觉得丢了面子,无颜见家乡父老。这些问题容易导致违纪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2. 对前途的忧虑心理
确定复员的老兵想得最多的还是未来。他们担心的是:退伍后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吗?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吗?能适应地方的人际关系吗?许多问号总是在脑子里打转,种种忧虑油然而生。若不及时调整,可能发展为自信心丧失,严重的甚至会失去今后生活的勇气。
3. 对工作的松懈心理
大多数老兵在复员之前,都能够珍惜在部队的最后时光,保持过去的工作热情和干劲,站好最后一班岗。但也确有一部分老兵临退伍前认为,“船到码头车到站”,该松松劲,歇口气了。个人愿望实现了的,可能认为自己该得到的已经得到,再干已没有必要;个人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则可能认为自己就这样了,事到如今再干也白搭。个别老兵的这种松懈情绪,如果不及时进行引导和消除,会迅速蔓延开来,影响部队的正常工作,削弱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 对军营的留恋心理
绝大多数老兵在结束军旅生活时都会对军营依依不舍,充满感情。军营里虽苦犹乐的生活、充满刺激的训练,在心里留下深深烙印;官兵间互帮互学、互谅互让的战友情,在心里留下了缕缕温馨。这种留恋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但总是沉湎于过去,也容易使人裹足不前,延缓对新环境的适应。
(三)官兵婚恋阶段常见心理问题
对于地方青年而言,恋爱婚姻自由,别人不能干涉。但由于军队的特殊性。军人负有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捍卫世界和平的神圣责任,所以军队有铁的纪律,要求军人有献身精神,凡事集中统一,一切行动听指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婚恋方面也不例外。这些规定都是稳定部队、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所必须的,所以每一个军人都必须自觉地认真贯彻遵守和执行。
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在婚恋问题上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从而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心理特点。 1. 渴求与压抑
年轻的军人与其他同龄人一样,都有着对爱情的渴求心理。但由于军队环境的艰苦性、军人身份的特殊性,使得他们不能像一般年轻人那样去追求爱情。首先,军营中,性别比例往往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不少军营中只有男性军人,以单性别群体为主。这使得他们接触女性的机会很少,限制了他们对爱情的追求。青春期是性心理发育至成熟的关键期,性别单一的环境容易给军人造成压抑,如果调节不当,极易引起一些心理问题。其次,军人身份意味着牺牲和服从,意味着远离自己心爱的人或温馨的家庭,从而限制了他们尽情地享受爱情。最后,不少军营的地理位置偏僻,限制了军人接触异性、了解异性的机会。
2. 期盼和担心
当军人与异性萌生爱意之后,往往又会产生一些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对爱情的渴求及爱情的甜蜜,使得他们期盼爱情,希望能够拥有爱情。另一方面,在真正面对爱情的到来时,又会产生一些担心。因为没有很多的时间陪伴自己的爱人,因为经济实力不强,等等,都会使人在追求爱情的同时产生一些担心。这种担心又会影响他们对爱情的追求,以至于有些人在爱情面前选择了逃避,不敢面对爱情生活,使得恋爱婚姻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3. 激奋与消沉
恋爱中的军人开始留心观察恋爱、婚姻等方面的问题,其对一些介绍性知识方面的书籍颇感兴趣。他们情绪不稳定,时而兴致勃勃,时而沉默寡言。造成情绪波动的重要原因,是恋爱双方在情感进展方面出现的曲折性。当恋爱进展顺利时,往往会产生满意、充实、自信、奋发向上等心理和愉快的情绪体验。军人在这种心境下,工作效率高,能愉快地服从管理,并注意严于律己。当恋爱进展不顺利时往往产生自卑、烦躁、优柔寡断等心理。在这种心境下,他们则表现为精神萎靡、沉默寡言、工作效率低、积极性减退。个别军人还会因一点小事与领导和战友发生口角,甚至产生厌世轻生的念头。
4. 牵挂与负疚
军人意味着牺牲和奉献,军人的家庭也同样意味着牺牲和奉献。对于军人来说,家和国防事业都是他们的牵挂。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国防事业而不得不牺牲对家的照顾和呵护,但心中始终都有一份对家的牵挂和眷恋。为了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他们难得呆在妻子、孩子的身边,难得陪在年老的父母身边,不能为妻子分忧解难,不能陪伴孩子嬉笑玩耍,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心。这些足以让他们产生深深的内疚。
5. 执着与困惑
无论在恋爱,还是在婚姻生活中,军人的爱情往往是激烈而执着的,他们把对祖国、人民、社会的责任感也自然而然地体现到家庭、恋爱生活中来。但由于职业特点和性质的缘故,两者不能在实际行为中做到兼顾,更加强了军人对恋人、对家庭的愧疚和深切的依恋。但是,现实生活中一些人草率对待爱情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又不能不令他们产生对爱情的困惑。尤其是看到身边一些战友遭遇到情感挫折,更容易使他们产生困惑:爱情是什么?应该如何对待爱情?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引导,不仅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还可能影响其日后的恋爱婚姻。
6. 甜美与失落
无论是恋爱期间还是结婚以后,军人与恋人或妻子相处的时间都是有限的。爱情的存在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甜美的事情,尤其是在分别了一段时间后的重逢。但是由于两人相处的时间少,相互之间的了解不是很深入,矛盾时有发生也是正常的。婚姻生活的“磨合期”,指的是夫妻双方都需要一个相互了解、相互适应和相互接受的过程。而军人的恋爱婚姻生活,却难以有这样一个“磨合期”。往往是相处了十几天、一个月,就要分别了。因此,夫妻彼此的了解、适应和接受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小别胜新婚”的甜美中,不自觉地会夹杂进一些失落,实际的和想象的总是有差距。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