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夏天的时候
你是这样嘚瑟的
现在天气一转凉
自己挖的坑
该还的还得还
脾虚胃寒心好烦
脾虚胃寒由于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的一种症状。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所以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有胃寒病人可多吃胡椒猪肚汤,生姜水。胡椒和生姜是健胃、暖胃的调味品,可以调理好胃寒的病症,恢复健康脾胃。当然,出现胃痛需警惕胃的器质性病变,最好去医院做胃镜检查。
胃寒的症状脾虚胃寒一般以脾阳虚为主,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许多犯胃病的人不敢吃冷、凉的食物,或天气一变冷,气温下降,胃就痛,腹泻等。应该以食疗调理为主,主要把饮食规律好,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应尽量克制,不要吃太多冰冻的食物,把身体和胃部调养好,脾虚胃寒就可治好。
调理方法
食物调理
脾胃虚寒者应多吃温胃散寒的食物。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少吃刺激性食物。还有胃寒病人可多喝胡椒猪肚汤。早晚喝点姜糖水,也有助御寒胃。也可以服用 胃用中药蜜浆进行调理治疗,效果明显,食用胃很快好转,绿色安全无副作用,可治愈脾虚胃寒。平时不要吃寒冷性凉的食品,多运动。合理的膳食,定时定量,多食清淡、少刺激性食物,谨防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过热、过凉的食物。
适合胃寒者的8种食物
1、红糖
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活血化瘀的作用,也适合老人和贫血的儿童食用。红糖加桂圆、姜汁一起煮开,做成红糖桂圆姜水则有补血温中的作用,在寒冷的冬天里不再手脚冰凉。
2、狗肉
狗肉是一种常见的秋冬温补的食材,性温,服用之后能够起到很好的暖胃以及壮阳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治疗一些脾胃虚寒的疾病具有很好的作用。另外,如果患有手脚冰凉以及怕冷还有体质比较弱的患者,服用狗肉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
3、红薯
红薯(特别是黄心的红薯),能供给人体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维生素A和维生素C。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具有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能防止肝脏和肾脏中结缔组织萎缩。
4、带鱼
带鱼肉嫩体肥、味道鲜美,只有中间一条大骨,无其他细刺,食用方便,对病后体虚和外伤出血等症具有益作用。中医认为它能和中开胃、暖胃补虚,还有润泽肌肤、美容功效。
5、胡椒
胃寒吃什么可以暖胃?其实胡椒汤是一个很好地选择。胡椒大部分都生长于高温和长期湿润地区,性味辛热,因此温中散寒止痛的作用比较强。白胡椒的药用价值稍高一些,调味作用稍次。它的味道相对黑胡椒来说更为辛辣,因此散寒、健胃功能更强。
6、生姜
俗话说,“家备生姜,小病不慌”。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保健功效。另外,生姜重补暖、对治疗寒凉引起的胃病,女性寒凉都非常有效。烹调时再配上红糖、大枣、绿茶等不同辅料,妙用无穷。
7、猪肚
猪肚,即猪的胃部,最常见的是与胡椒搭配,融于一煲,腥味全无,汤煲成以后呈乳白色,有暖胃防寒等不一般的食疗效果,常用于小儿消瘦,脾胃虚泻,尿频遗尿,是乍暖还寒之际的一道家常菜。
8、羊肉
冬季进食羊肉会有进补、防寒的双重功效。羊肉有益气补血、温中补下、补肾壮阳、生肌健力、抵御风寒的功效。《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茶疗调理
脾虚胃寒的调养还可选用鲜姜红茶,鲜姜红茶不仅有治疗胃寒的效果,对患者体质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鲜姜红茶主要由鲜姜、白糖,与红茶一起冲饮,可治疗受凉引起的寒症。鲜姜发暖,红茶也是发暖之物,长期服用可以驱散体内寒气,从而使胃寒症状缓解,在调养中可选用中性温性的红茶作为日常饮品,红茶不仅有治疗胃寒的效果,对患者体质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中医认为:“时届寒冬,人的机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养生之道,贵乎御寒保暖”,因而冬天喝茶以红茶为上品。合理的膳食,对脾虚胃寒者也有很好的疗养作用。
胡椒红枣茶
取大枣10枚(去核),每个枣内放白胡椒5粒,上蒸锅蒸熟,然后捣烂制成绿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7~10丸。此丸具有温胃补血之功效,可辅助治疗胃寒疼痛。
桂花茶
喝点桂花茶可以暖胃。古人认为桂花为百药之长,可以“散冷气”。桂花性温味辛,煎汤、泡茶或浸酒内服,可以化痰散瘀,对食欲不振、痰饮咳喘、肠风血痢、经闭腹痛有一定疗效。
.参枣茶
党参,大枣一起煎汤饮用。也可以加入陈皮以调胃气。功用:可以辅助治疗病后脾虚,食欲不振,四肢肌肉乏力,贫血,心悸等症。
红糖姜茶
生姜,性温,也具有化痰、止咳、祛寒、和胃的功效,对于寒凉引起的胃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胃寒者可以吃生姜。吃生姜的方法有多,比如可以配上红糖制成生姜红糖水,还可以加入红枣、枸杞等食物。
老中医【老姜茶】
老中医老姜茶采用潮汕地区传统特有的百日姜作为原料,效果比普通生姜更加显著,同时加入了菊花、老春茶、老冬蜜,入口微甜,带有微辣,好喝不上火。非常适合晨练者、雨淋者、游泳者、体寒者饮用。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