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今年3月启动了丁氏内科严苍山临床研究基地的建设工作。严苍山基地代表性传承人为严世芸、潘华信、潘华敏教授。
基地传承和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严苍山先生。严苍山(1898-1968),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家、中医教育家。他师承名医丁甘仁先生,曾任上海四明医院中医师,并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在近50年的医学生涯中,在内科杂病与外感热病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诸多独到的学术见解。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笔者认识到,严苍山和严世芸(严苍山之子)等大家在学术方面有如下特点。
汲取各家多创治法
严苍山汲取各家之长,既服膺于丹溪的养阴论,又通达于景岳的调治阴阳法则,不仅善用养阴之品,也不避讳温热燥药,经常以鹿茸与羚羊角共用,肉桂与黄柏共伍等。制方细心大胆,灵活奇特,认为疾病复杂多变,处方用药也应随机变化,不嫌“杂”、“乱”,但必须“杂”而有法,“乱”中有序,崇尚《千金》,以知寒温补泻并用之妙。严苍山在重视调养正气的同时,不废攻邪,善于把扶正祛邪与祛邪安正两种学术思想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
重视后天调理脾胃
严苍山纵观前人有关脾胃的论述,结合临床体会指出:盖阴阳者即精气之谓,治病欲调阴阳而舍脾胃者,非其治也;理虚必顾土,治损取其中。认为各种虚证的治疗都不能忘却脾胃,在临床实践中常把健运脾胃之法与养阴、温阳、益肾、补肺、柔肝、养心等法同用。
同时,他还认为大凡疾病,无论外感内伤,终伤正气,脾胃每致受累,因此病后调理,其要在脾。轻灵流通、甘润柔养是严苍山遣方用药的特点,他尤擅用北沙参,认为该药甘润而不腻,补养而不滞,为苏脾醒胃首选之品,当年医林中有“严北沙”之称。
在古人“阳明以通为补”精神的启发下,严苍山结合临床,提出“寒结旁流”观点,用仲景三物备急丸,通因通用,屡验于临床,盖前人之未发,后人之未继耳。
大胆创新勇于突破
严世芸提出用“和”的思想去观察、思考中医理论和临床。对平衡观提出了反思。严世芸教导学员要突破“辨证分型”的临床思维定势以及“中医处方、西医灵魂”的临床组方法则,建立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圆机活法”的临床思维方法。
所谓“圆机活法”,是指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后有自己的见解及临证思维,然后根据临床辨证的结果,因人、因时、因地、因证的不同,应用灵活的方法去治疗疾病。
例如《黄帝内经》中提到各种治疗大法,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适事为故”及“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阴阳应象大论》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在临床施治中,要灵活具体,治法要与“圆机”丝丝入扣。
重视独立知行合一
潘华信在授课中反复告诫学员临床思维要有独立性,不能不察真伪,随声附和,“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中医之生命在于学术,学术之根本在于临床,临床水平之高低在于疗效。”这与“知行合一观”不谋而合。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的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医生的职责在于救死扶伤,起沉疴、愈痼疾是增加医生认知、进一步提高的源泉。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