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年,屠呦呦凭借青蒿素的发现拿下了中医界的首个诺贝尔奖,中药青蒿因此名声大噪。
青蒿来自菊科植物黄蒿的地上部分,具有清热、凉血、退蒸、解暑、祛风、止痒、止盗汗、防中暑等多种功效,是阴虚潮热证的有效退热剂,常用于治疗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暑邪发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等。
在《本草中国》电视剧中,重庆市酉阳县土家族许家女孩,采摘青蒿鲜叶,用来泡茶。阡陌交通,芳草鲜美。用这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青蒿冲泡出来的茶,味虽苦,却有着清热解毒祛病保健的功效;也就是这种本草,参与挽救了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
青蒿治疟效称奇
青蒿辛寒芳香,入肝胆,截疟之功甚强,善除疟疾寒热,是治疗疟疾的良药。早在东晋时期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曾记载:“青蒿一把,以水三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治寒热诸症。”
《活人方》中的青蒿鳖甲散,将青蒿与鳖甲、龟版胶、人参、黄芪、白术、生地黄、地骨皮、秦艽、知母等配合,清补相兼,治疗五阴虚耗、六阳偏盛、血热精枯,而见骨蒸内热或寒热似疟或朝凉暮热,渐至痰红烦嗽、肌消骨痿、夜多异梦等病症。《仁存堂经验方》治温疟痰甚、但热不寒,用青蒿二两,童子尿浸焙,黄丹半两。为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清代医家王孟英治梁甫之仲郎患疟,素质阴亏、暑邪为患、热炽寒微、脉数舌绛,以青蒿与元参、白薇、丹皮、**花、知母、花粉、金银花、淡竹叶、栀子配伍。进服数剂即病减,乃去青蒿、丹皮,加生地、甘草,数服而愈。《章次公医案》介绍,沈男,旬日前在乡间曾病间日疟,用斑螫膏药外治而愈。后因长途劳顿,风寒外乘,热又作,但不凛寒战栗。深虑病根未清,转酿他症。此热多寒少,治以清脾饮加减:杭白芍9克,柴胡5克,黄芩9克,草果2.4克,焦枳实9克,川厚朴3克,青蒿9克,甘草3克,知母9克,全瓜蒌12克,槟榔9克。
已故四川省名中医何克炽治疗疟疾,重用青蒿,配小柴胡汤加味,治疗30余例,收到满意效果。基本方组成:青蒿50~80克,柴胡10~20克,黄芩10~20克,法半夏10~20克,人参15~20克,甘草10克,石膏60~100克,知母15~20克,莲米10~30克。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青蒿有抗疟作用。青蒿乙醚提取中性部分和其稀醇浸膏,对鼠疟、猴疟和人疟均呈显著抗疟作用。体内试验表明,青蒿素对疟原虫红细胞内期有杀灭作用;体外试验表明,青蒿素可明显抑制恶性疟原虫无性体的生长,有直接杀伤作用。
青蒿祛暑有良方
康熙年间,浙江秀水出过一个名医叫钱经纶。他一生清贫,素性正直,医德极高,医术精湛,鞠躬尽瘁地为乡里穷苦百姓治病。一年隆冬腊月,有个重病病人找到他,此人先后请过多名医生看病,终不见效。钱氏细察辨证后,断为伏暑病。当时正值冰天雪地,众医愕然:暑从何来?钱说,大家不信,就看我用药吧,保管药到病除。他用的就是青蒿一味药,加水煎煮饮用,竟得痊愈。
他这个方法其实并没有什么稀奇的,早在宋代的《圣济总录》就有青蒿治暑热、热毒的单验方介绍:青蒿叶一两、甘草一钱,水煎服,治暑毒热痢;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入人参末、麦冬末各一两,熬至可丸,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米饮下二十丸,治疗虚劳盗汗、烦热、口干;青蒿、艾叶各等分,同豆豉捣作饼,晒干,每用一饼,以水一盏半煎服,治疗赤白痢下。
清代医家以青蒿为主药,组成经验方,而成传世良方。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青蒿鳖甲汤,用青蒿二钱、鳖甲五钱、细生地四钱、知母二钱、丹皮三钱,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治疗温病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又如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中的蒿芩清胆汤,用药青蒿钱半至二钱、淡竹茹三钱、仙半夏一钱半、赤茯苓三钱、黄芩一钱半至三钱、生枳壳一钱半、陈皮一钱半、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三钱,功能清胆利湿、和胃化痰,治疗少阳湿热痰浊、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胸胁胀痛,舌红苔白腻,脉濡数。本方主治系少阳病证,不用柴胡,而用青蒿,何秀山曾有剖析:青蒿脑清芬透络,从少阳胆经领邪外出,虽较疏达腠理之柴胡力缓,而辟秽宣络之功尤胜,故近世喜用青蒿而畏柴胡也。
对于寒热如疟、胸痞作呕病症,舌淡苔薄白者用柴胡,舌红苔黄腻者用青蒿,可谓择药之秘。
《一代良医叶熙春》中收录了治疗伏暑的三个医案,均用到了青蒿。如孙某,女,63岁,秋凉引动伏暑,形寒发热、倦怠乏力、头昏眼花、咽红而痛,脉滑数,舌红苔黄。暑湿内伏,治在清热化湿,参以疏泄。用药连翘、金银花、炒牛蒡子、薄荷、青蒿、鲜芦根、佩兰等。青蒿含有挥发油、青蒿素等成分,有明显的降温解热作用,还能帮助排汗。用青蒿12克,加水煎煮,放凉后饮用,可作用炎夏祛暑的清凉饮料。
善用青蒿疗杂病
王孟英称青蒿,专解湿热而气芳香,故为湿温、疫疠妙药;又清肝胆血分之伏热,故为女子淋带,小儿痫痉、疳证和虫证的神剂。
在《王氏医案》《王氏医案续编》中,记录了许多青蒿治疗妇科杂病的验案。
案一:方氏妇,产后经色渐淡,但多血块,人日羸弱,口苦,时有寒热,脉软数。孟英用青蒿、白薇、黄柏、柴胡、当归、鳖甲、龟板、芍药、乌贼骨、枸杞子、地骨皮等药出入为方,服百剂而愈。
案二:李华甫继室,妊三月,患崩漏。孟英按脉弦洪而数,与大剂生地、金银花、白茅根、侧柏叶、青蒿、白薇、黄芩、续断、阿胶、藕节、海螵蛸而安。奈不能安逸,数日后胎堕又见崩漏,孟英力排众议,与犀角、石膏、元参、知母、天花粉、竹沥、麦冬、金银花、栀子、石斛、旋覆花、青蒿、白薇等大剂投之,旬日各恙始平,继去犀角,加生地,服两月痊愈。
案三:陈书伯太史令弟妇,娩后三日,发热汗多,头晕,目眩,心悸,苔黄,孟英切脉弦细虚数。乃营阴素亏,酷热外烁,风阳浮动,痉厥之萌也。予元参、白薇、青蒿、生地、小麦、穞豆衣、石斛、鳖甲、淡竹叶。两剂热退知饥,心悸、汗出仍然,去青蒿、白薇,加龙骨、牡蛎、莲心、龟板、紫石英而安。
上海近代名医严苍山治张女,新产旬日,值酷暑炎蒸,居住湫隘,暑热乘虚内侵,闭汗不出,化火逆传心包,遂致痉厥,不省人事,牙关紧,四肢痉强,大便通而不多,恶露稀少,色紫暗,皮肤灼热,痱疹遍身,舌干绛有糜腐之象,小溲短赤,脉滑数有力,体温40℃。气血两燔,熏灼心包,脑失清明,劫夺津液,不能作汗,毒邪更无出路,急拟大剂清心解毒,祛暑化痰,养阴泄热为治,在用紫雪丹、生石膏、鲜生地、鲜石斛的同时,配用了青蒿,共为清心解毒、祛暑化痰、养阴泄热之用。进药后,身热大减,神志转清,烦躁渐安,恶露见红,舌绛转淡、渐润,苔薄黄,方守原意,青蒿依然保留。
浙江近代名医史沛棠论治疳病,谓疳病初起,由于饮食伤脾,致胃肠消化不良,营养障碍和缺乏,所以面黄肌瘦,大便溏泄,腹部膨大,甚则青筋突露,此种见证,属于阳虚,当燮理中阳,佐以健脾化湿,不得误用阴药。另有形瘦,发热,大便坚,或有盗汗,小溲短赤,口臭,牙宣者,每多阴虚,治当养阴清热,佐以健脾和胃,用药如地骨皮、麦冬、孩儿参、石斛、青蒿梗等。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