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医学是根据地理位置划分的中医学术流派。它独占燕山山脉的地理优势;拥有多学派的医家群体,创建教育基地,培养了大量中医药事业人才;独有宫廷医学流派的传承和再传弟子。综合而论,燕京医学学术流派构架体系可分为三大分支流派:师承家传派、名医学院派、宫廷医学派。
师承家传派
师承与家传的传承模式基本相同。所谓师承,即掌握中医药学知识,又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具有职业医师资格的中医药师们,公开或经介绍志愿拜师学艺。
除跟师抄方,有的兼管师傅的生活起居,故有“一日为师,百年为父”之说。而家传者即将自己的临床经验、理论发挥、有效“秘方”、“绝技”传授给自己的下一代,过去曾有“传男不传女”之说,而后也逐渐开放。
师承可为一二人,偶有多徒者;家传则多为一人,世代相传,独守家门。例如已故中医皮外科泰斗赵炳南,师从丁民;他勤奋努力,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创新。
在研究整理他的学术经验时,笔者常听他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经验不带走”,十分感动。赵炳南不但把解放后历年来的经验贡献出来,还从家中找出解放前的有关资料交给我;由此编撰的《赵炳南临床经验集》连同《刘奉五妇科经验》均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成为当今中医皮外科界、妇科界重要的参考书籍。
另外,赵炳南还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的后代,现在也已成为中医皮外科的名医。
名医学院派
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由于西学东渐的影响,西洋医学已经传入我国,在京的北京协和医院,已经开展医疗和教学活动。1930年北京的名医萧龙友、孔伯华、施今墨共同创办北平国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国医学院),1932年施今墨又创办华北国医学院,招生的范围除北京之外,还包括华北地区其他省市的学生。
学校对学员的要求均需或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课程设置,中医与西医课的比例约为7:3,聘任的教师多为当时的名中医和北京大学医学院的教授等。
中医药学的教材均由中医药老师们自己编写,统一印刷。西医学课程使用北大医学院的教材,学制为四年,经严格考试合格后,发给毕业证书。
若要独立开业时,尚需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四位名中医萧龙友、孔伯华、施今墨、汪逢春为主考官,进行严格的考试,这也是北京四大名医荣誉称号的源由。北京国医学院因日本侵占北京而停办。华北国医学院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夕。
汪逢春先生在故宫前院西厢房还创立了中医讲习班,招收在职的中医人员,继续学习中医经典或名医经验。当时从教学体系来看,北京既有正规划的高等学历教育机构,又有继续教育的完整体系。
宫廷医学派
北京是中国历史上多个王朝建都之“宝地”。因此有专为帝王将相以及皇室亲属诊治病症、养生保健的机构。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宫廷医学派逐渐形成。宫廷医学学派的医家,多为全国各地的名医高手推荐来京。明代医药大家李时珍也曾任御医,为时年余,他博览宫廷中所收藏的医药书籍,也给他带来了完成药学巨作《本草纲目》机遇和资料源泉。
宫廷医学的特点,首先是聚集了全国各地有真才实学的名医,服务对象多是大权在身而又玩世不恭的皇族,御医们长期不接诊疑难杂症,技艺水平明显下降。
确实有些御医都是“乘盛(指技艺)而来”,但却平庸而归。但是偶遇大疫流行,也会外出坐诊为少数平民百姓诊治病症。
但宫廷医生创立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宫廷医学学派,还设有“讲习班”性质的教学机构,培训御医们的子弟,使之后继有人。
总之,燕京医学的学术流派,既有共同的学术理论基础,又有各自的学术特点。从医学的总体发展来看,“历史创造了众多的医家,医家们又推动了历史”。故而,在现代医学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医学仍然能屹立世界医学之林。(高益民)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