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阴阳,很多人都会觉得太过玄妙,十分难懂。其实,我们可以从阴阳的本义出发,通俗地理解阴阳在中医理论中的概念和应用。
概念:向阳和背阴
阴阳二字,左边都是“阝”,逆时针旋转90度,便是一座山的形状。其实,阴阳最早便是与山地有关的方位名词。山地能被阳光照到的那一面,就是阳,阳光照不到的那一面,便是阴。因此,人们在“阝”的基础上分别加上“日”和“月”,以示区别。
能被太阳晒到的地方温度较高,晒不到的地方温度较低。从这个意义上引申,一年之内,春夏气温高,秋冬气温低,于是春夏为阳,秋冬为阴;一日之内,白天气温高而明亮,夜晚气温低而黑暗,于是白天为阳,夜晚为阴。由此,阴阳不再表示具体的方位,而是用来描述这种抽象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翻开中医书籍,我们常可以看到“阴阳”两个字,这是因为阴阳是一个很灵活,机动性很强的概念,可以用来描述很多医学上对立统一的现象或概念。例如在说到人体与外界关系时,体内的环境为阴,体外的环境是阳;在我们的身体内,血液这种有形的物质为阴,气这种无形的功能为阳。
划分:阴阳如水火
最常见也最容易理解的阴阳关系便是水与火了。中医理论中就把水火作为阴阳的典型代表,水为阴,火为阳。“水性寒而就下,火性热而炎上”,水与火相比,不仅比较寒凉,而且运动方向多是向下的。由此进一步推演下去,便形成了划分阴阳的标准。
一般来说,凡有运动、外向、上升、温热、明亮、功能等属性的,都属于阳的范畴;静止、内在、下降、寒凉、晦暗、物质等属性则为阴的范畴。由此可见,阴阳的基本特性,是划分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依据。
应用:给疾病分门别类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在阐述人体结构时,五脏(心、肝、脾、肺、肾)属阴,因其功能以静为主;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属阳,因其功能以动为主。五脏之中又可根据其位置分为阳脏(心、肺)和阴脏(肝、脾、肾),每一脏腑之中又可将其功能归为阳,而其物质归为阴。此外,经络亦可分为阳经、阴经等等。
阴阳还可以用来概括人的生命活动。其中,人体的物质基础属阴,而生理功能活动属阳,二者互相依存。生理活动以物质为基础,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不断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如果人体的阴阳不能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人的生命就会中止。
最后,阴阳还可以用来说明人的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发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所致。阴阳失调的表现形式很多,可归纳为阴或阳的偏盛偏衰,以及对另一方的累及等,这些可统称为“阴阳不和”。所以对于任何疾病,无论其病情如何复杂多变,都可以用阴阳学说加以诊断,用调和阴阳的方法来治疗。
在决定治疗原则和临床用药时,要以阴阳学说作为指导。一般来说,寒、凉药属阴,温、热药属阳;味酸、苦、咸者属阴,味辛、甘、淡者属阳;具有收敛、沉降作用者属阴,而具发散、升浮作用者属阳。在临床用药时,应当根据疾病的阴阳性质决定治疗原则,再根据药物的阴阳属性来决定用药。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