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治病需要对症下药。其实,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对应药物是不够的,还要选对药物的形态。要想“药到病除”,选中药时就万万不可忽视剂型的差异。
常见的中药剂型
剂型是根据药物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和预防应用的形式。比如用于治咳嗽的,就有止咳丸、止咳片、止咳糖浆等药物。这里的“丸”、“片”、“浆”就是不同的剂型。
中医临床使用最广泛的剂型当属汤剂。汤剂是把药物配齐,用水、黄酒或水酒各半浸泡,煎煮一定时间,再去渣后得到的药汁。一般用来内服,如麻黄汤、承气汤等。汤剂具有吸收快、作用强的优点,故有“汤者,荡也”的说法。
散剂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剂型,需要将药物研磨成均匀混合的干燥粉末,可以用来内服或外用。散剂有制作简便、便于携带服用、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不易变质等优点,缺点是部分药材不宜研成粉末,直接服用后可能会对胃产生较大刺激。
丸剂是先将药物研成细末,再以蜂蜜、水或米糊等液体作为赋型剂制成的圆形固体剂型。丸剂吸收缓慢,药力持久,一般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等;亦有用于急症,如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等。
膏剂是将药物煎煮取汁后浓缩成半固体。我们很熟悉的“固元膏”就是一种内服的膏剂,一般要用到阿胶、核桃、红枣、芝麻、冰糖、黄酒等原料,有补气补血的作用。狗皮膏药等则为外用的膏剂,需要贴敷在皮肤上发挥作用。
除了这几种剂型,常见的剂型还有片剂、冲剂、丹剂、针剂等类型。这些剂型的加工方式各异,都有一定的优缺点。
如何选择剂型
为什么要把中药做成不同的剂型呢?通过对上述常见剂型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原因在于剂型会影响到药物的疗效。选择剂型时,需要综合考虑如下因素。
一是要根据病情和个人体质加以选择。比如急症患者,要求药效迅速,宜选用注射剂、气雾剂、舌下片、滴丸等速效剂型;而慢性病患者,用药宜缓和、持久,常选用丸剂、片剂、膏药等;皮肤疾患一般可用软膏剂、膏药、涂膜剂等剂型;而某些腔道病变,可选用栓剂、膜剂等。
二要考虑到药物的性质。有些药物成分易被胃肠道破坏或不被其吸收,对胃肠道有刺激性,此时,就该选用肠溶胶囊或肠溶衣片等剂型。
最后,还要考虑贮藏、携带、服用的便捷性。就贮藏和携带而言,量小而质量稳定的固体剂型应优于液体剂型;服用可根据剂量、病情、药物性质来选择,比如部分汤剂味苦量大,可换成颗粒剂、口服液、胶囊剂等。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选择中药还是选择剂型,都是较为专业的事。如果自己拿不准,最好还是咨询专业医师。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