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思想与“需要层次论”在心理学中占何地位? : 马斯洛 (1908—1970) 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他的父母是贫困的俄国移民,他是一个害羞的男孩,中学生活还算顺利,可大学却使他产生烦恼和不适应,先后就读于纽约州立大学、康乃尔大学,最后进了威斯康星大学。先得文学学士学位,然后从事心理学。他曾在桑代克和哈罗的指导下工作,还写过一本关于变态心理学的标准教科书。他曾热衷于行为主义,事实上后来也并没有抛弃它,只是在他看来,人也有内心生活以及对于生长、创造性和自由选择的潜能。
由于他反对行为主义狭隘的研究领域,再加上他的“顿悟” ,于是,他就逐步提出了后来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系列观点。但当时他的处境是艰难的,因为他的学说来源于欧洲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潮是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强调反应与运动胜于思想与内省。在充分工业化的美国,社会所重视的价值观念是操作、预测、控制和机器作用。可以想象,在这种文化社会背景下,华生倡导的行为主义正是躬逢其盛。布兰德特曾说:“美国生活方式所表现的一般美国思想与美国心理学的原则之间的相似性,是无法避免的。”由此,可以猜测出,人本主义在当时是不合时宜的。事实正如此,人本主义者如奥尔波特·马斯洛、罗杰斯的理论大致是在三十——五十年代完成,而在六十年代才受到人们注意。六十年代美国政局不稳,青年人对现实(主要是越战和民权)不满,在愤怒、惆怅之余发现了马斯洛,于是兴起了复兴人本精神的浪潮。
马斯洛的理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对人类需要层次的划分以及自我实现的概念。他对需要的研究是基于对动机的看法而来,开始认为有6种需要,以后又改了一些,他把这些需要排列成一个层次,如果最低的需要满足了,就推进到更高一层的需要层次。比如说,基本生理需要满足了以后,就推进到安全的需要,而当这一需要满足时,他又进到第三层水平,如此类推。这个需要模型在理论上似乎很合理,但现实中却行不通,用这个理论无法解释守财奴的行为,这些人的基本需要完全满足,但就是没有更高的需要。因此,马斯洛也感到困惑,他说无法解释人们固守于某种低层需要而不思进取。其实,马斯洛只是说明了人们的需要“是什么”的问题,但他无法说明人们的需要“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后者包括社会的影响、个人价值观的取向等因素。人们需要满足,但需要的满足是没有客观标准的,守财奴望着他的钱袋所得到的快感与作家望着他的书稿所得到的快感相比,虽然需要的层次不同,但这种满足至少在生理指标上是一样的,关键是你怎么想、怎么做。自得其乐的人其需要可能是排在任何一种层次上。俗话说: “人比人,气死人” 。为什么会“气” ,这正是因为别人在更高层次上的满足打破了他自己心理上认知——需要的平衡,从而使他烦恼,也使他向更高的需要层次上推进。
至于马斯洛提出的人的最高需要——自我实现,这是他对至善至美至纯的人性的一种幻想。自我实现是从德国神经学教授高特斯腾那里借来的一个词,指的是人的潜能、能力和天才的实现。他曾提出15条标准来鉴别所谓自我实现者,这些标准是在他考查了许多名人的生活和经验后归纳出来的,这些人包括人类学家本迪克特、领袖人物杰弗逊和罗斯福等。他的那套标准类似于我们中国古代“完人”的标准。
人本主义心理学号称独立于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以外的“第三种力量”,但它不是一种新的心理学,因为它没有具备成为一种流派所应具备的概念体系和具体方法等。它只是一种倾向、一种态度。从这种意义上讲,它已被许多当代心理学家所接受并贯穿于各种“小型理论”中。
人本主义体现了时代精神,随着人的主观性不断地进入久已隔绝的心理学领域,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历史上有一定进步意义,但是从马列主义观点来考察,其阶级与时代的局限性仍是明显的。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