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其对中医学的重要贡献不仅体现在建立了丰富而完善的理论体系,还在于其蕴含着丰富的临床应用内容。《黄帝内经》在临床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原文及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可以说现在中医临床的治疗思路、方法都与《黄帝内经》的临床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金元时代医家张子和说:“《黄帝内经》是一部治病的法书。”《素问》、《灵枢》的162篇原文不单是医学理论的基础,更是临床实践的指导。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所说:“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指出了五郁的治疗原则,其对临床就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又如《三国志·魏书·方技传》中的华佗以怒愈病案、《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文挚》中的以怒愈病案、《儒门事亲·内伤形》中的因忧结块的喜胜悲案、病怒不食的喜胜怒案、惊门的“惊者平之”案、《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术》中的恐惧胜喜案、《续名医类案·癫狂》中的喜愈因忧致癫案、《续名医类案·哭笑》中的悲胜喜案,均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情志理论: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忧、忧胜怒,以及由于七情作用于人体引起人体气机的不同变化(《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的应用。再如“损者温之”、“劳者温之”,指出治疗劳损虚弱的疾病应重视阳气,从补益阳气入手治疗,也对临床很有启发。
内经思维在临床中的应用
意象思维是《黄帝内经》中的主要思维方式之一,意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思维的主要方法,既对《黄帝内经》理论构建有很深远的影响,又对临床运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治疗哮喘从肝论治,肝在五行中属木,与自然界的风气相应,风性主动,而哮喘突发突止的症状恰与风之动的特性相应,故治疗哮喘时在治肺的基础上,加以平肝熄风之药常能收到更好的疗效。再如治干燥之病从辛温发散治疗,五气之燥与秋相应,秋的主令之气为燥,而秋在五化中主收,在五行属金,具有收敛的特性,故燥性收敛,在治疗中应从发散的角度考虑,使用辛温的药物。这些均是《黄帝内经》意象思维在临床运用的代表范例。
注家之论在临床中的应用
《黄帝内经》成书之后,后世皆奉其为圭臬。到1990年底,演绎发挥、考校编次、注释研究的著作达到400多部。而因注家所处时代、环境以及临床实践等因素,他们对原文的解释不尽相同。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其中“因于气”,古人有两说法:一说“气”为“气虚”,指气虚浮肿之证。姚止庵说:“阳气盛,则四肢实而霍乱动,阳气虚,则手足浮肿,或手已而足,或足已而手,是相代也”;一说“气”指“风”邪,与上文“因于寒”、“因于暑”、“因于湿”体例一致,即指感受风邪而肿之风水证。
而对“四维”的解释也有两种:一种解释为“四时”,如《太素》说:“四时之气,各自维守,今四气相代,则卫之阳气竭壅不行,故为肿也”;另一种解释为“四肢”,如马莳说:“四维者,四肢也”。“其手足先后而肿,此四维之所以相代也”。以上关于“气”与“四维”的解释,虽不统一,但各有依据,并且在临床也均可以见到相应的病例,说明注家之论对临床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黄帝内经》有很多,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前人的解释,更好地发挥诸注本对临床的指导。
内经不同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
谈到《黄帝内经》对临床的指导,我们不能忽视《黄帝内经》不同学术观点的作用,其实这一点才是《黄帝内经》对临床指导中最重要与最关键的地方,它对开拓临床治疗思路、创新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价值。
以脏腑经脉与体表的关系为例,《黄帝内经》中虽然在多个篇章中论述了肺与皮毛的密切关系,如《素问·五脏生成论》云:“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但也有篇章提到了心与皮表的关系,如《素问·刺禁论》云:“心部于表”,其实古代医家在研究医理时,由于心肺共居上焦,所以认为其功能往往有相互影响互通之处,如生理上有心主血脉与肺朝百脉,病理上有《素问·五脏别论》所云“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所以也不难理解心肺与皮表都有一定联系,两者运用时的侧重点也是值得探讨。肺主皮毛多侧重于皮毛受邪,内传于肺,使肺气机不利而致咳,如《素问·咳论》云:“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临床上外邪侵犯肌表,邪气影响其所合的肺脏,使其宣发与肃降功能失常,出现咳嗽、鼻塞、发热之病。此时当从宣肺发汗解表入手,可根据病证之偏寒、偏热、偏燥而选用。至于“心部于表”则多侧重脏气紊乱所致之病,一般并非外邪侵袭所致疾患,若属外邪亦仅为火热之气。又由于“心主血脉”,故此类病症多见皮表气血运行障碍方面的症状,如皮表疼痛、灼热、瘙痒乃致疮疡等。另外,由于心主神明,《灵枢·本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故临床上皮表的感知觉障碍,如痛、痒、麻木不仁等,亦可从心论治。心脏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故主一身之表。因而皮表之病,不可忽视从心辨治这一途径。
除心、肺之外,在《灵枢·五癃津液别》中曾云:“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提出脾有保护机体有卫外之功。“脾为之卫”侧重点在于脾胃功能正常,则脏腑得养,营卫充盛,正气存内。也为后世“扶正以祛邪”这一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根据,后世玉屏风散之运用即是一例。“肾为之主外”与《素问·刺禁论》云“肾治于里”看似矛盾,其实这是从不同角度探讨肾之作用得出的不同结论,“肾治于里”侧重于肾的气机升降,而“肾为之主外”则不仅认识肾与人体五官的密切关系,更是从脏腑功能角度揭示了肾与卫气的联系,如《灵枢·营卫生会》所云“卫出下焦”,指出卫气昼始于足太阳、夜始于足少阴,与肾关系密切,临床上也多有感冒长期不愈,从补肾壮阳治愈的病案。至于经络与体表的关系,《黄帝内经》也提及足太阳经循行从头至项背、经背膂抵足小趾外侧端,《素问·热论》谓其“为诸阳主气”,言其经统领全身在表之阳气,故外邪(尤其是寒邪)侵袭人体,先伤在表之阳,则会表现出太阳经脉所循行处的症状,如头项痛、腰脊强以及阳气闭郁导致的发热、无汗、恶寒等症状。此时治疗,则当选用麻黄汤、葛根汤之类方剂,以温散在表之邪。因此依据《黄帝内经》中的不同学说与观点,联系临床实际,更有利于我们临床方法的创新,治疗思路的开拓。
从古至今,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就是以临床与经典融汇发展为动力。因此,《黄帝内经》理论的发展离不开临床,而临床的实践亦离不开《黄帝内经》的指导。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