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营养学家提醒:节食有方可延年益寿,反而餐餐暴饮暴食,则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影响人的寿命。
一、古代关于节食的论述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曾经指出:“君子食无求饱。”《黄帝内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管子》说:“起居时,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陶弘景道:“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类修要诀》载有:“节饮自然脾健,少食必定神安。”《寿世传真》说:“宁负我生之腹,不负生我之天,是亦卫生之一道也。”被尊为药王的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长寿101岁,百岁时仍耳聪目明。如此高寿之人,为何能视听不衰、精力充沛呢?在他的两部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可找到答案:节食以祛病,寡欲可延年。
二、长期饮食不节易生百病
《养生论》中指出:“饮食不节易生百病。”有的专家早就提出:“营养过剩等于慢性自杀。”中老年人由于活动量减少,新陈代谢水平降低,故所消耗热量相应减少。如果每餐食之过饱,易诱发多种疾病:由于增加胃肠负担,会引发胃肠道疾病;由于进食过于油腻,营养不平衡,会导致高血脂、高血黏、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中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癌症等多种疾病。据美国阿肯色州某实验室发表的科研报告称:如减少饮食70%的话,将能使鼠类延长寿命50%。而将此实验移到人类,研究后发现,适当控制饮食量的摄入,几乎可以减少或延缓大部分与老化有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病、中风、癌症等。因此,他们发出警告:“人类是因多食而早死的!”
三、科学的节制饮食
科学的节制饮食,要尽力做到以下4点:
1、进食应有常
《吕氏春秋》指出:“食能以时,身必无灾。”要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食之有时。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有“饮食以对”的论述,是说按时进食才能使身体及时获得维持健康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从而使气血旺盛,五脏得养。在进食时还应做到:精神愉快,神定气稳;过于劳累时,不要立即进食;饭后30分钟以内,不宜从事剧烈运动。
2、进食应适量。
《老老恒言》中指出:“凡食总以少为有益,脾易磨运,乃化精液,否则极易之物,多食反致受伤,故曰少食以安脾也。”要求每餐应吃七八分饱,切忌饱食。一般来说,早餐宜吃精,午餐宜吃饱,晚餐宜吃少。专家们特别强调晚餐应早、素、少。早吃,可降低尿路结石发病率;吃素,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主,而脂肪、蛋白类以少吃为好;还应少吃,否则可引起胆固醇升高,易诱发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3、进食应多样
《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说明粮菜肉果等应是饮食的主要内容。兼食可获得合理营养;偏食则导致气血、阴阳平衡失调。营养学家建议人们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野素粗杂”饮食:吃“野”可防病健身,吃“素”可延年益寿,吃“粗”可少病体健,吃“杂”可营养平衡。
4、进食应细嚼
《养病庸言》云:“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医说》中曰:“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令细。”据现代科研证实,细嚼慢咽是符合科学道理的至理名言。正由于咀嚼时间长,不仅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降低胃肠道发病率,而且咀嚼还增加唾液分泌,有杀菌解毒、延缓衰老、美容肌肤和防癌抗癌等多种保健功效。
综上所述,节食有方可延年益寿是具有科学根据的。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吃的好了,但是随之产生的疾病也多了,适当的节食,可有助于减轻肠胃负担,反而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展。
2021年01月28日 17:14
2021年01月28日 17:12
2021年01月24日 17:07
2021年01月24日 17:05
2021年01月24日 17:03
2021年01月24日 17:00
2021年01月19日 17:25
2021年01月11日 15:40
2021年01月11日 15:36
2020年12月29日 15:23
2020年12月29日 15:19
2020年12月28日 14:54
2020年12月28日 14:47
2020年11月24日 13:51
2020年11月23日 13:56
2020年10月13日 14:19
2020年10月13日 14:14
2020年10月12日 14:02
2020年10月12日 13:58
2020年10月12日 13:47
上拉加载更多
加载中
没有更多内容了~
出错了,刷新下页面试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