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新闻称,一名40岁左右的男子不幸被废旧木料中隐藏的一群马蜂蜇死。专家建议,夏季野外防毒虫,要注意周围环境和做好防护,头面部是暴露部位,又接近中枢神经和心脏,需要重点保护。
提防一:马蜂非蜜蜂,咬伤可致命
马蜂,又称为“胡蜂”、“蚂蜂”或“黄蜂”。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主任杨健教授告诉记者,马蜂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通常来说,被马蜂腹部的毒针刺入皮肤即注入了毒液。“中毒后轻者伤处见中心有淤点的红斑、丘疹或风疹块,有烧灼感及刺痛。”杨健指出,严重的蜇伤通常发展很快,严重反应一般发生在蜇伤后20分钟内。重者伤处一片潮红、肿胀、水疱形成,局部剧痛或瘙痒,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痉挛、昏迷。有过敏体质的人,可迅速发生颜面、眼睑肿胀,荨麻疹,喉头水肿,腹痛腹泻,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神志不清等过敏性休克现象,最终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亡。
提防二:蜈蚣、蝎子咬伤也麻烦
蜈蚣和蝎子毒性大,被蜈蚣蜇未必致命,但蝎子的危险性大些,有致命可能。两者均不容小觑。
专家告诉记者,被小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肿、疼痛;被热带型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会出现紫癫。有的还会有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膻语、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不过一般不会导致殒命。
被蝎子咬伤要更小心了。专家称,被蝎子蜇伤处常会大片红肿、剧痛,轻者几天后症状消失,重者可出现寒战、发热、恶心呕吐、肌肉强直、流涎、头痛、头晕、昏睡、盗汗、呼吸增快等,甚至抽搐及内脏出血、水肿等病变。对于特殊人群儿童来说,被蝎子蜇后,严重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提防三:恙虫的病原体传给人可致死
专家指出,夏季气温高,是恙虫病的高发季节。恙虫,又称恙螨、沙虱,能传染恙虫病。要说它可以致命,主要是因为恙虫卵孵化成幼虫后,爬行到草地或农作物上,一旦有人坐卧或接触,恙幼虫便爬到人体身上叮咬,病原体进入血液后,出现立克次体血症和毒血症症状,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病变。
若被虫子咬后,出现焦痂和溃疡,基本上可以肯定是恙虫咬的了。恙虫咬出的焦痂一般不痛不痒,直径在0.5~1.5厘米,呈圆形或椭圆形,脱落后成为火山口形状的溃疡,其中间突起,边缘光滑。中毒表现一般会出现发热、皮疹等;发热的第2~6天,可出现大小不一的暗红色斑,或突出于皮肤表面的丘疹,多数稀疏分布于胸、腹、背部、四肢及面部,但没有瘙痒等症状,经过3~12天后,逐渐消退。同时,靠近被咬处的淋巴结会出现肿大、疼痛。
提防四:蜱虫吸血会夺命
小动物一活跃,它们身上的蜱虫也跟着活跃了。蜱虫寄生在猫狗身上,属于传染病,人对此病普遍易感。钻入人体的蜱虫须及时取出,否则轻者,遇阴雨天气,患者便瘙痒难忍;重者,高烧不退、深度昏迷、抽搐,引发森林脑炎;最严重的后果可以使人丧失劳动力,甚至丧失生命。蜱虫病潜伏期1-2周,大多急性起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
专家支招
毒虫蜇应急处理四步骤:
一、把毒刺用镊子拔或用透明胶粘取出来,挤掉毒液和污血,如果是蜱虫千万不要按压被咬部位。
二、用碱性液体(肥皂水、小苏打水)或清水、茶水清洗伤口。
三、尽早采取措施阻止毒素吸收,如结扎止血,需要注意的是,止血带每隔15~20分钟应放松1~2分钟。
四、尽早送院救治。
2021年01月28日 17:14
2021年01月28日 17:12
2021年01月24日 17:07
2021年01月24日 17:05
2021年01月24日 17:03
2021年01月24日 17:00
2021年01月19日 17:25
2021年01月11日 15:40
2021年01月11日 15:36
2020年12月29日 15:23
2020年12月29日 15:19
2020年12月28日 14:54
2020年12月28日 14:47
2020年11月24日 13:51
2020年11月23日 13:56
2020年10月13日 14:19
2020年10月13日 14:14
2020年10月12日 14:02
2020年10月12日 13:58
2020年10月12日 13:47
上拉加载更多
加载中
没有更多内容了~
出错了,刷新下页面试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