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民族医药的发掘整理工程 自从198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民族医药工作会议以后,全国各民族地区都进行了民族医药的调查、发掘、整理工作,出版了近200部著作,其中译成汉文或用汉文著述的约120种左右,形成一个世界上罕见的民族医药发掘整理工程。 这项工作可以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历史上有文字的少数民族,由于有文字,也就有医学文献,有医学的系统理论并形成独立体系。例如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哈萨克医药、朝医药、彝医药等,其中以藏医药为代表。藏医学文献非常丰富(按目录至少在1000种以上)。曼巴扎仓(医学经院)的教学很有特色,例如文史哲的课程很多,人文功底扎实,兼学天文历算,而且实地认药,辨经问难,利用教学挂图(藏医“唐卡”)进行形象教学,共有80幅教学挂图,其中小图4990多个,是任何一种古代医学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另一类是历史上无文字的少数民族。既无文字,也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医学文献,只有一些汉地的官吏、学者文人有一些零星的医药记录。但通过近20年的发掘整理,壮医学、苗医学、瑶医学、土家族医学、侗医学以及仡佬、布依、拉祜、畲、羌、毛南等民族都整理了自己的医药历史、方技、药物以至理论体系。他们不是发现了、创造了一个壮医学或苗医学,而是发掘了、整理了、复制了、用汉文表述了一个壮医学或苗医学。尽管其复制的成果尚待历史评说,但基本上是从群众中调查得来,一些传人都还健在,其基本内容是真实可信的。这是我国在继承无形的、口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四、中国民族医药的事业建设 民族医药的学术既附丽于人才,也附丽于事业建设的全貌。全国现有民族医医院195个,其中藏医医院68个,蒙医医院57个,维吾尔医医院41个,傣医医院1个,瑶医医院5个,哈萨克医医院1个,壮医医院1个,其他医医院29个。民族医的高等院校有5所,其中包括西藏藏医学院、青海藏医学院(在青海大学内)、内蒙古蒙医学院(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内)、内蒙古医学院蒙医药学院、新疆维吾尔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壮医学院(在广西中医学院内)。另外,在中央民族大学(藏医系)、成都中医药大学(藏医专业)、甘肃中医学院(藏医专业)、云南中医学院(民族医专业)、贵阳中医学院(中医专业苗药方向)都设立了民族医药专业。内蒙古、西藏、新疆、广西、宁夏和甘肃、青海等省、区及成都中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贵州电医学院都设立了民族医药研究所。近20年来,这些研究所在田野调查、文献整理、临床验证、药物开发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五、民族药和民间药的研究与开发 民族医药有大量的药物资源。继《中国民族药志》(一、二卷)出版以后,《中华本草》出版了藏药、蒙药、维吾尔药、傣药、苗药五个分卷。过去民族药大都淹没在“中药”的大概念中,如广西的民族药,包括中华跌打丸、百年乐、金嗓子喉宝都称中成药。目前全国有国准字号的民族药成药865个,涉及藏、蒙、维、傣、苗、彝六个民族的民族药,进入医保目录的有47个,今后急需要做的工作是: (一)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继续编著《中国民族药志》和《中华本草》民族药分卷。全面摸清家底。 (二)建立已知的各个民族的民族药的药材标准。 (三)清理民族医药文献中的成方目录,充实民族药验方目录,有计划地进行筛选和开发。 (四)恢复民族药地方标准,如云南正在建立彝药地方标准150个。国家药品标准从地方标准而来,应该由地方有关部门首先建立地方标准。民族医药的专家主要在民族地区,民族医药的科研、生产、评审首先由民族地区起步是必然的,而且目前也是现实可行的。 (五)加强民族药的科学研究,首先对民族药进行系统研究,对民族药药材和成药制剂中的重金属、濒危物种进行重点研究,对传统制药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并评估,对民族药的疗效进行跟踪观察。这一切都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民族医药研究基地。
六、结束语 中国传统医药是一个伟大宝库。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传统医药资源丰富、目前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国家;另一方面,中国人口众多,历史苦难深重,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悬殊很大,一些地区缺医少药情况还相当严重。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办医疗卫生事业,世界上没有现成的、合身合体的医学模式可供借鉴。我们必须面对国情,面对现实,冲破常规,大胆创新,实事求是地实行土洋并举,中西并重,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医学的版图,全面认知、十分尊重和大量应用民族医药。当今社会,人民对医学的追求是无限的。西方社会大量引入替代医学,包括中医学、针灸、印度医学、瑜珈、尤纳尼、顺势疗法、睡眠疗法等等。尽管中国的中医学博大精深,但中国也不必拒绝引进国外的传统医学为我所用,使本国的传统医学得到借鉴和滋养,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格局应该是现代医学、中医学、民族医学、民间医学、替代医学并存的局面。当然,中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必须中国化。中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必须突出中国特色。中国的医药卫生领域必须百花齐放。我们必须以人民需求为指引,人民福祉为宗旨,充分发挥传统医药的作用,为小康社会服务,为和谐社会服务,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健康服务。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