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也要讲“辨证论治”,不能生搬硬套,用一套固定的理论和方法来管理,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辩证地进行分析总结和判断,去伪存真,找到问题的症结,制定出个性化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然后予以实施。
●一个医院是由各个科室、各个部门有机组成的;医务工作者与人民群众应该和谐统一,血肉相连;医院也是国家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医院的管理者应具有全局观、整体观,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的思想。
●医院管理情况千变万化,原因复杂多变,解决问题时也要像中医治疗八法的应用一样,数法合用,或交替使用,用时要有轻重缓急、主次之分。只有灵活掌握,随机应用,才能得心应手,效果显著。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既是防病治病的基础,又包含很多哲理,其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等思想是中医理论的精髓,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
中医院管理与西医院管理各有其自身独特的内涵和特点,笔者将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的思想和“治疗八法”运用于中医院管理中,自觉得心应手。
辨证论治与医院管理
“辨证”就是把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情况的“证”。“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根据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
将辨证论治的思想应用于医院管理,就是对医院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各种矛盾,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找准症结所在,即“辨证”,再根据困难、矛盾、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案,并予以“施治”。然后通过解决的实际效果,检验自己的调查研究是否准确,解决方案是否正确有效。
辨证论治实质上也是一种个性化治疗思维,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因证治宜,以人为本,根据每个人的病因病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每家医院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区域位置、文化底蕴、历史沉淀和不同的人员结构。医院的管理不能生搬硬套,用一套固定的理论和方法来管理,书本上的管理理论在具体应用中往往与工作实践有显著的差距,很多情况套用书本上的理论根本无所适从,无从下手。比如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医院的规划发展等等,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具体情况,在理论书籍中根本无法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这都需要医院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辩证地进行分析总结和判断,去伪存真,找到问题的症结,制定出个性化的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然后予以实施,这就是医院管理中的“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与医院管理
中医整体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肌肉、骨骼、四肢、关节、血脉、经络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二是天人合一。人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人要顺应大自然,主动适应大自然,按照大自然的客观规律生活和工作。
一个医院是由各个科室、各个部门有机组成的,整体无论大小,组织构架必须齐全才能功能齐备,正常运转,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部门各科室之间团结协作,协调运转,才能推动医院的正常发展壮大。一个科室出了问题,就像人体的某个器官发生疾病一样,都会影响整体的运转,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医院的管理者应具有全局观、整体观,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的思想,充分发挥医院的整体实力,树立团队意识,打造高效团队,调动全院职工的主人翁精神,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使全院职工统一意志,把个人奋斗目标与医院整体发展目标相结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医院发展,个人进步,为医院的发展壮大而共同努力。
管理者要让医护人员明白“天人合一”的道理,要知道人民群众是天,医务工作者与人民群众应该和谐统一,血肉相连。更应顺民心,合民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仁心仁术,福泽民生。同时,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用精湛的医术治病救人。
同样,医院虽是一个小集体,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息息相关,也是体现党和国家民生政策的一个窗口,关乎生命,关乎社会稳定,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而应该主动融入社会的大环境,成为国家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履行医院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职责;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当前,医院管理者更应发挥全局意识、整体观念,引导医院积极顺应潮流,顺应民心民意,积极参与配合公立医院的改革,努力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降低医疗成本,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遏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真正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做到顺势而为,顺潮流而动。
中医治法与医院管理
中医治病有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治疗方法,应用于中医院的管理,可作如下表述。
汗法
所谓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宣发肺气、调和体表正气达到祛邪外出的治疗作用,使在表之邪随汗而解的治疗方法。
应用于医院管理,可表述为:树正气,出大汗,下大力气。医院的管理要“既祛邪,又调正”。医院要树立正气,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的侵袭,通过不断的培训、学习、教育,净化医院的风气,使医院始终保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状态。同时也要通过制度的健全,检查考核,及时发现问题,特别是严重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有效的打击和处理,达到祛邪外出的目的。
汗法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实干精神,要求管理者自身必须树立一种真抓实干的精神,带领全院职工,以身作则,出大力,流大汗,不畏惧艰难困苦,攻艰克难,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勇往直前。
吐法
所谓吐法,即是针对致病物质(如毒物、宿食、痰饮)停留在人体胃脘以上部位而形成的各种病症,我们可以使用催吐的方法,使各种病理物质通过呕吐排出体外以达到去邪治病的目的。中医化积消滞,解毒排痰,常用吐法。
应用于医院管理,即强调的是一种民主精神。让全院职工充分发扬民主,畅所欲言,让班子成员、广大职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求管理者敢于听真话,察实情,乐于听逆耳之言,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注意听取采纳好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疾苦,听取群众心声,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解决各科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根据不同的意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纠偏防错。及时消除职工的不满情绪和怨气,消除影响发展影响安定团结的因素,让职工在心平气和的氛围中工作,在和谐安宁中发展。
广开言路,通过行政查房,定期召开病人座谈会,发放意见征询表、电话回访、上门走访病人等形式,听取社会各界以及病人对医院的评价,及时让病人及家属吐露心声,采纳好的意见建议,改进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消除病人的不满情绪和怨气,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完善运行机制,推动医院良性发展。
下法
中医的下法即是攻法,“病邪在里则攻之”,下法是泻下之法,有峻下,缓下之分,用通泻的药物,让各种痰饮、积滞,毒气通过泻下,排出体外。
应用于医院管理,即及时发现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贪赃枉法、违规违纪的严重问题,例如吃回扣,以医谋私,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过度医疗,过度检查,玩忽职守,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应该采取果断措施,施威猛之药,予以荡涤之,让医院卸下包袱,轻装前进。但是使用下法要有理有据,依法进行,并且要分清轻重缓急,分别采取急办、缓办的措施,予以分步实施,做到可控,防止扩大化,更不能伤及无辜,做到“下而勿损”。
下法还可以理解为:要求医院管理者能坚持沉下去,下基础,到实地,查实情,“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群众路线”,只有这样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才能实事求是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和法
所谓和法,有调和,缓和,疏解之意,亦称和解法,是通过和解表里的方药,达到和解半表半理证的一种治法,有和解,调和,调理之分。
应用于医院管理,即是注重协调各方,善于应用高超的管理艺术,化解矛盾,调理纠纷,平衡阴阳,调和致中,特别是在医院对内要建立起和谐的科室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上下级关系,让医院和谐稳定持久健康的发展。但需防“和而勿泛”。要坚持原则,不要处处妥协,事事让步,无所作为,当好好先生、和事佬。
同时,对外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强内部管理,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规范医疗行为,坚决防止过度医疗;提高医疗质量,杜绝医疗事故;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优化就医流程,美化就医环境,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条件。让病人满意、职工满意、社会满意,让医院在和谐中健康发展。
清法
所谓清法,就是清热泄火之法。“阳盛则热,热之极为火,热则清之”。清法是外感热病,内伤郁热的治疗方法,表证发热者,宜散而清之,内伤郁热宜“火郁发之”,清法将视火候,根据病情,邪到气分才能清气,邪到血分才能凉血,同时清气凉血不可塞滞,否则邪不外达而内闭。
应用于医院管理,一是指职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突出困难如果得不到解决,医疗纠纷得不到及时清除,会加重事情的严重性,所谓“七情气结,郁火内发”。要求管理者善用“清热泄火之法”及时解决突出问题,清除矛盾化解纠纷,同时注意掌握分寸、时机、原则,恰到好处,做到彻底解决而不留余邪后患。二是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脑袋发热好大喜功,搞政绩工程,干一些超出实际承受能力的事。做到“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
温法
所谓温法,“寒则温之”,有温散、温补、温热之分。温法要掌握尺度,药既要对症,用药亦适中,“温而勿燥”,药过病所,用之太过,则耗气伤阴。
医院管理工作要善用“温法”,一是要处处以人为本,注重群众利益,不能以发展的借口损害职工利益,伤害群众的积极性,不能让群众寒心。职工的工作热情不能冷,士气不可泄,要善于用精神鼓励、物质奖励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让职工享受到医院的发展成果,用事业心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推动医院的快速发展。二是要关心和帮助群众,让职工体会到医院的温暖。例如,在节日期间,要坚持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困难党员,特别是有困难的人才要给予精神安慰、物质帮助,使其安心工作。要用温情温暖他们的心,让职工明白“医院是我家,发展靠大家”,医院得发展,职工才能得实惠。
消法
所谓消法,消法有消散之意,指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等方法,使有形之邪逐渐消散的治法。“结者散之,坚者削之”即指“消”法。病气壅滞不通,必用消导疏散之法。消法和下法有相似之处,但尚有所区别,对于病势急迫、“形症俱实”的必须急下,当用下法;而对于失治或久治迁延日久,病邪聚而不散,日益牢坚的,需要用消法。
消法应用于医院管理,是指医院陈积的矛盾、问题和纠纷,以及不合理的制度、管理方式、运行机制等,久拖未决,日积月累,“聚而不散”,渐成顽疾,“日益牢坚”,影响医院形象和发展,影响医院风气,必须想办法予以消除解决,该下决断之时,不能手软心软,犹豫不决;也不能只顾个人安稳而无所作为,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葬送医院的发展前程。
补法
所谓补法,“虚则补之,补其不足也”。“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补法应用于医院管理,即要调查研究各学科的发展情况,根据其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予以适当的支持。比如,学科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应该找准原因。如果是管理不到位,及时指导,或者调整人员岗位;如因设备老化、缺乏,影响诊断治疗,须及时更新及时购进;人才不足影响发展,需想办法及时引进,或及时培养;员工积极性不高,需及时鼓励,采取措施调动其积极性;收入不高,需及时查找原因,找准突破点,提高职工收入;科研水平不高,需及时给予经费补助,借势借力,发展科研。
精神鼓励也是管理中的补法:物理奖励是有限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管理者一方面要慎用物质奖励,另一方面要善用精神鼓励,及时地肯定、表扬、表彰是对知识分子的认可和尊重,有时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物质奖励来得更持久更有效。
管理中应用补法,仍需防“补而留滞”,花钱养懒汉。要注重培养科室发展的动力,重点帮助其提升管理能力,提高技术水平,改善医疗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科室快速发展。也要制定目标,让责任到位。完不成任务目标,追究相关科室、个人的责任,并进行相应处罚;目标任务完成得好,及时奖励。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做到“补中有消,消补兼施”。
中医的八法适应寒热虚实不同的证候,但病邪致病极为复杂,有时需数法并用,数法合用,又要有主次轻重之分,所以虽为八法,但配合之后治法多变,“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医院管理也一样,情况千变万化,原因复杂多变,解决问题有时也要数法合用,或交替使用。用时要有轻重缓急、主次之分。只有灵活掌握,随机应用,才能得心应手,效果显著。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