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的阴阳归属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人们习惯的归属方法,即认为春夏属阳,秋冬属阴,这种归类方法是基于冬春比较,冬属阴,春属阳;夏秋比较,夏属阳,秋属阴,故认为春夏属阳,秋冬属阴。仔细分析,这种归属方法是不科学的,因为若将春夏进行比较,春则属阴,夏则属阳;将秋冬进行比较,秋则属阳,冬则属阴,所以亦可认为夏秋属阳,冬春属阴。而这后一种归属方法是更科学的。春三月是指立春后的正月,惊蛰后的二月和清明后的三月,古人称为三春,是一年中“阴消阳长”的“阴中之阳”;夏三月是指立夏后的四月,芒种后的五月和小暑后的六月,古人称为三夏,是一年中“阳长阴消”的“阳中之阳”;秋三月是指立秋后的七月,白露后的八月和寒露后的九月,古人称为三秋,是一年中“阳消阴长”的“阳中之阴”;冬三月是指立冬后的十月,大雪后的十一月和小寒后的十二月,古人称为三冬,是一年中“阴长阳消”的“阴中之阴”。敌称夏秋属阳,冬春属阴,夏为“阳中之阳”,秋为“阳中之阴”,冬为“阴中之阴”,春为“阴中之阳”,更符合四季的客观阴阳属性。
五脏的阴阳归属方法是根据其部位和功能来确定的,心、肺居膈上属阳,肝、肾居膈下属阴。而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
五行学说认为,春与肝皆属木,夏与心皆属火,秋与肺皆属金,冬与肾皆属水。“五化”生、长、化、收、藏,亦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可见春、肝之生象亦属木,夏、心之长象亦属火,秋、肺之收象亦属金,冬、肾之藏象亦属水。
综上所述,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可明确阐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本义,即为春夏应养人体“阳中之阳”和“阴中之阳”,秋冬应养人体“阴中之阴”和“阳中之阴”。春季应养“阴中之阳”肝之生象,夏季应养“阳中之阳”心之长象,秋季应养“阳中之阴”肺之收象,冬季应养“阴中之阴”肾的藏象。也就是春季主生,万物萌生,人体亦应补充营养,而不可夺杀生机,否则逆伤肝之疏泄,导致机体气机失常,运化失常,情志失常,甚至影响男子的排精、女子的排卵和月经来潮。夏季主长,主散,万物盛长,人体亦应开泄散发,而不可郁闭湿热,否则逆伤心液,汗伏为湿,湿与热结,手足潮热于夏,湿为燥炼,燥痰发于秋,湿遇风寒,风寒湿证(风寒感冒、咳嗽、哮喘与风寒湿痹)重于冬春。秋季主收,夏散充分,秋收能丰,人体亦应收敛神气,不可妄散,民间“秋不食姜”就是为了避免神气耗散而逆伤肺之治节,而影响其对全身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的调节。冬季主藏,水冰地坼,人体亦应闭藏精气,不可妄泄,否则逆伤肾元,冬不得藏,春无以生,夏无以长,秋无以收。
可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本义既不是“春夏季注意保养阳气,秋冬季注意保
养阴气”那么简单,也不是历代注家想像的那么复杂。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就可以看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春养肝生”、“夏养心长”、“秋养肺收”、“冬养肾藏”本义,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亦可明确推导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春养肝象”、“夏养心象”、“秋养肺象”、“冬养肾象”的本义。
2021年01月28日 17:14
2021年01月28日 17:12
2021年01月24日 17:07
2021年01月24日 17:05
2021年01月24日 17:03
2021年01月24日 17:00
2021年01月19日 17:25
2021年01月11日 15:40
2021年01月11日 15:36
2020年12月29日 15:23
2020年12月29日 15:19
2020年12月28日 14:54
2020年12月28日 14:47
2020年11月24日 13:51
2020年11月23日 13:56
2020年10月13日 14:19
2020年10月13日 14:14
2020年10月12日 14:02
2020年10月12日 13:58
2020年10月12日 13:47
上拉加载更多
加载中
没有更多内容了~
出错了,刷新下页面试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