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针灸推拿方法治疗泄泻
2018年05月25日 09:00
热度 : 11
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的一类病证。本病在《内经》中有“鹜溏”、、“濡泄”、“注下”等病名。
泄泻发病,有因外感寒湿、暑湿之邪,困阻脾阳,脾失健运,水谷相随而下;或系暴饮暴食、误食腐败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致传导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混杂而下;亦可因情志失调,忧郁恼怒,肝气横逆乘脾犯胃,脾胃运化失常而成泄泻;或因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以致水反成湿,谷反成滞,湿滞内停,遂成泄泻。
针灸治疗泄泻,亦首见于《内经》,如《灵枢·四时气》:“飧泄,补三阴之上,补阳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后世如《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扁鹊心书》、《针经摘英集》、《神应经》、《针灸大成》等,均有载述。
【辨证分型】
(一)外感泄泻
泻下急迫,腹痛肠鸣。如为暑湿所致,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脉濡数或滑数,舌苔黄腻;如外感寒湿,则见泄泻清稀,或兼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脉濡缓,苔薄白或白腻。
(二)食伤泄泻
腹痛肠鸣,痛时即下,痛势急剧拒按,泻后痛减,粪便臭如败卵,腹胀痞满,食后痛甚,泄泻更著,脉滑,舌苔垢浊或厚腻。
(三)脾肾阳虚
病势较缓,病程较长,便泻次数较少。脾虚为主则大便溏薄,腹满肠鸣,面色萎黄,神疲肢软,脉濡软无力,舌嫩苔白;肾虚为主,黎明前肠鸣隐痛,痛即泄泻,腹部和下肢畏寒,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疗】
(一)外感泄泻
1.治则:清暑散寒化湿。
2.取穴:天枢、上巨虚;暑湿加曲池、隐白,寒湿加神阙、阴陵泉。
3.方义:天枢是大肠之募,上巨虚是大肠经之下合穴,募穴是脏腑之气所聚之处,合穴是经脉气血所泄之地,二穴又统属胃经,合用可调整胃肠传导与运化功能,是止泻之要穴。如为暑湿所致,加手阳明之合曲池,解阳明之腑热;足太阴之井隐白,清利湿热;如为寒湿所困,取神阙,温阳健脾,消积寒而助运化;脾经之合阴陵泉,化湿滞而止泄泻。
4.治法:天枢、上巨虚,平补平泻,宜中强刺激,上巨虚应在压痛明显处刺入。曲池、隐白用泻法,隐白出针后宜挤去恶血。神阙隔盐灸,阴陵泉先泻后补,以泻为主。
(二)食伤泄泻
1.治则:消食导滞和胃。
2.处方:脾俞、中脘、大肠俞、足三里。
3.方义:本证为食伤脾胃所致,取脾之背输脾俞,胃之腹募中脘,健脾和胃,实为治本之策;足阳明胃合足三里,更可通降胃腑气机,配大肠化积导滞,推陈致新使大便得以转实。
4.治法:脾俞用补法,余穴均用泻法。
(三)脾肾阳虚
1.治则:健脾温肾止泻。
2.处方:中脘、章门、天枢、足三里、脾俞、肾俞、命门。
3.方义:中脘、天枢、足三里重在调整肠胃功能,为治标之举;章门为脾之募、脏之会,合脾俞以健脾益气,肾俞与命门,则温肾壮阳,此属治本之法。
4.治法:针刺用温补法,腹背部之天枢、脾俞、命门及足三里,针后加灸。
【古方辑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大肠输主肠鸣,腹疔肿、暴泄”。
《针灸资生经·第三》:“神阙、治泄利不止”,“天枢、主冬目重感于寒则泄,当脐痛,肠胃间游气切痛,若心腹痛而后泄,此寒气客于肠间云云,灸关元百壮”。
《扁鹊心书·卷中·暴注》:“若危笃者,灸命关(位于‘胁下脘中,举臂取之,对中脘,向乳三角取之’)二百壮可保”。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水痢不止,食不化,刺阳明经天枢一穴……针入五分,留十呼,可灸百壮”。
《针灸逢源》:“洞泄不止,取肾俞、中脘”。
《神应经·肠痔大便门》:“暴泄:隐白”。
《针灸大成·卷九》:“大便泄泻不止:中脘、天枢、中极”。
来源 : [db:来源]
责任编辑 : 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