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谚常曰:“春困秋乏”。每当季节转换时,人体都要经历一个较大的变化,“春困秋乏”便是其中最明显的两大变化。
目前,正值秋高气爽之际,许多人却感到全身疲惫、四肢无力、精神萎靡、昏昏欲睡、呵欠连天,即使夜间睡眠很好,白天仍觉得精力不足,好像永远也睡不够似的,而且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来。这种“秋乏”的问题究竟是咋回事呢?
对这一现象,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宋立群教授解释:祖国医学认为,人生活在自然中,必然受到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所左右;同时,人类在适应自然方面,还具有主动性与自觉性——这就是祖国医学的“天人相应”观。
一般来说,春季阳气始生,气血渐趋于表,毛孔初开,血气稍减,所以会有“困”的感觉。夏季阳气流溢,气血通达于表,毛孔开,汗大泄,因而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而秋季阳气始衰,阴气始生,气血渐趋于里,但充而不实,所以仍有“乏”的感觉。这就是“春困、秋乏、夏打盹”的症结所在。
进入秋季,气温冷暖适中,人体各系统也相应地发生了生理改变,如出汗减少,体热的产生和散发,以及水盐代谢回到了往日的平衡;消化功能恢复常态;心血管负担得到减轻;人体能量的代谢基本稳定,这种“秋之旋律”使机体进入了一个周期性的休整阶段。
秋季的夜间最容易入睡,清晨醒后仍会感到倦乏,还想继续睡下去,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秋乏”。这种“秋乏”是对盛夏时节人体超常消耗的补偿反应,又是机体在秋季这个宜人的气候环境中得以恢复所表现出的“保护性措施”,也可以说是机体内外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渡现象,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调节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祖国医学早就制定出了相应的养生方法,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从饮食而言,应注重“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同时,根据秋季气候变化特点,则要求人体机能与之相适应。适应了,人体就健康无恙;如不适应,则要患病。
具体来说,遭遇“秋乏”有何解决办法和应对攻略呢?宋立群教授给出如下四条建议。
1、起床后首先要开窗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很重要,千万不要因为秋天的凉气而把自己与外界隔离。秋天气候干燥,更需要新鲜的空气、充足的氧气,才能让头脑清醒。
2、早睡早起,讲究科学合理的睡眠
秋天万物开始凋谢,逐步进入冬眠状态。人是自然的一份子,虽然无需冬眠,但也要尽量避免熬夜和通宵达旦地工作,要多睡眠,晚上早睡,中午也要午休,争取晚上10点钟之前入睡,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为佳,充足的睡眠才能减轻秋天昏昏欲睡的状态。另外,睡前喝上一杯牛奶,也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
3、运动量不宜过大,适度为好
运动时宜选择轻松平缓、舒适安然的项目,如登山、散步、做操等简单些的活动,并且循序渐进,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时即止。
4、秋季饮食应注意清淡,以生津养阴为主
鱼、禽蛋、各种动物瘦肉,以及山药、红枣、莲藕、芝麻、糯米、蜂蜜、乳制品、梨、莲子、银耳、葡萄、萝卜、时令蔬菜等食物均是上佳选择。要荤素搭配,平衡膳食,少用椒、姜、韭、蒜等辛辣之品。
另外,防“秋乏”一定要吃早餐,但要适中,不要过饱,这样可以减轻心慌、四肢无力、困倦等“秋乏”症状。
2021年01月28日 17:14
2021年01月28日 17:12
2021年01月24日 17:07
2021年01月24日 17:05
2021年01月24日 17:03
2021年01月24日 17:00
2021年01月19日 17:25
2021年01月11日 15:40
2021年01月11日 15:36
2020年12月29日 15:23
2020年12月29日 15:19
2020年12月28日 14:54
2020年12月28日 14:47
2020年11月24日 13:51
2020年11月23日 13:56
2020年10月13日 14:19
2020年10月13日 14:14
2020年10月12日 14:02
2020年10月12日 13:58
2020年10月12日 13:47
上拉加载更多
加载中
没有更多内容了~
出错了,刷新下页面试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