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黄根有哪些功效
1.1、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畜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犀角一两,生地黄根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右四味细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1.2、治暑温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严语,目常开不闭,或喜切不开:犀角三钱,生地黄根五钱,元参三钱,竹叶心一钱,麦冬三钱,丹参二钱,黄连一钱五分,银花三钱,连翘二钱(连心用)。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舌白滑者,不可与也。
1.3、生地黄还含有止血的作用,经过实验研究证明,生地黄能够缩短血液凝固所需要的时间,从而达到止血的功效。
1.4、生地黄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抗凝血酶的作用,以此来产生抗血管内凝血的功效;能够治疗肝炎,生地黄配上甘草一起服用,临床实践证明,有治疗肝炎的功效。
2、地黄根的副作用有哪些
2.1、脾虚腹泻、胃虚食少者不适宜食用地黄根。同时,地黄根不宜与薤白、韭白、萝卜、葱白一起食用,以及在煎服时不宜用铜铁器皿。
2.2、生地性寒,所以脾胃有湿邪及阳虚者应忌服生地。《雷公炮炙论》:勿令犯铜铁器,令人肾消,并白髭发、损荣卫也。生地黄性寒而滞,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所以脾胃虚寒(虚弱)、大便溏薄、胸闷食少、气滞痰多者不宜应用。
3、地黄根有什么历史来源
将地黄根作为食品,在民间已有悠久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原地黄根产区群众就将地黄根“腌制成咸菜,泡酒、泡茶而食之。”至今人们仍把地黄根切丝凉拌,煮粥而食。
地黄根是“四大怀药”之一,有着久远的历史记载。从周朝开始,四大怀药被历代列为皇封贡品;唐宋时期,四大怀药已久负盛名,经丝绸之路传入亚欧各国;明代郑和将怀药带入东南亚、中东、非洲诸国;近代四大怀药被海外人士誉为“华药”。《红楼梦》中亦有宝玉为晴雯改药方加地黄根的情节。
1、外形区别:
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快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段稍细,长6~12cm,直径3~6cm,有的较细,长条状,稍扁而弯曲。表面棕黑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或乌黑色,有光泽,具粘性。味微甜。
熟地黄: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粘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端面乌黑色,有光泽、味甜。
2、药效区别:
生地黄:性寒,功能凉血清热、滋阴补肾、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疗热入营血、骨蒸痨热、咽喉燥痛、痰中带血等症。由生地为主所制的六味地黄丸,就是千古著名的补肾良方,临床还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肺结核等病的治疗。
熟地黄:性温,其功用也发生变化,为补血要药。配伍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物汤”,常用于治疗血虚症。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肉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但熟地滋腻滞脾,有碍消化,故脾虚者少食,腹满便溏者不宜服用。
分布形态:病菌以菌丝体或孢子在病株和土壤中存活。种栽和土壤菌是病害的侵染来源和主要传播途径。土壤湿度大、地下害虫及土壤线虫造成的伤口有利于发病。在地黄产区发生普遍,常造成田间大片死苗,对生产威胁很大。
所处环境:选无病和无损伤的根茎做种栽,并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3-5分钟,置于通风处使切口合,或用草木灰涂切口后栽种。实行轮作或选用多菌灵或退菌特等药剂处理土壤,每公顷30-40公斤或两种药剂等量混用。加强栽培管理,保持土壤湿度适宜;低洼田应有排水沟,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2021年01月28日 17:14
2021年01月28日 17:12
2021年01月24日 17:07
2021年01月24日 17:05
2021年01月24日 17:03
2021年01月24日 17:00
2021年01月19日 17:25
2021年01月11日 15:40
2021年01月11日 15:36
2020年12月29日 15:23
2020年12月29日 15:19
2020年12月28日 14:54
2020年12月28日 14:47
2020年11月24日 13:51
2020年11月23日 13:56
2020年10月13日 14:19
2020年10月13日 14:14
2020年10月12日 14:02
2020年10月12日 13:58
2020年10月12日 13:47
上拉加载更多
加载中
没有更多内容了~
出错了,刷新下页面试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