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
由春过渡到夏,人体已经适应了春温的气候,为适应夏季气候做了准备,这是有利的条件。夏季人体阳气趋向体表,形成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这时人体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往往容易遭到破坏,从而引起多种疾病。人体要全面适应夏季气候,就必须做好保健,增强体质,以提高人体适应能力。在夏季,气温常在37~39℃之间,高达40℃,大大超出人体平常耐热的程度,人们生活在如此高温的季节,只有适应了,才能安然地度过高热的夏季。夏季暑热为阳邪,易伤人之阴,阴伤人则病。病势急速,病程短,多有壮热,面红目赤,口渴心烦,甚者狂躁、谵语、昏迷。人的体力强,能够适应暑热的高温,不患病。人体的内热向外排泄是靠出汗泄热的,气温在28~30℃时,人体内热就能顺利外泄。如外界温度超过了34℃,出汗受阻,体内大量内热蓄积,很容易中暑。只有体强者才能适应这种高温,能够散泄内热,也不受外热的侵侮而致病。人体适应了夏天气候,体内调节功能不因外界高温而失职,能够调节心肾,不使心偏盛,不使肾衰,就能保证身体健康。夏季万物处在蓬勃生长时期,天、地之气交合,人体内阳气旺盛,故夏季精神调摄,应合自然界“生长”的规律,主动调节情志,保持恬静愉快心境,神清气和,“无厌于日”,切忌发怒,使体内阳气得以渲泄。中医认为,夏属火,与心相应。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视心神的调养,要神清气和,胸怀宽阔,精神饱满,如同含苞欲放的花朵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著名古代养生家嵇康说:“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这里指出了“心静自然凉”的夏季养生法。业余活动,力求丰富多采。有条件时,宜外出旅游、消夏避暑等,调摄情志。祖国医学认为:“暑易伤气”,“暑易人心”。在盛夏暑日,尤其要重视精神养生,因为神气充足则人体的机能旺盛而协调,神气涣散则人体的一切机能遭到破坏。《医书》中记载:“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因此,要使精神像含苞欲放的花一样的秀美,切忌发怒,使机体的气机宣畅,通泄自如,情绪向外,呈现出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是适应夏季的养生术。所以,在万物欣欣向荣的夏天,应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文娱活动,如下棋、游泳、打扑克等。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参加夏令营、外出旅游、消夏避暑等活动,这样既使人们心旷神怡,又可以锻炼机体。2021年01月28日 17:14
2021年01月28日 17:12
2021年01月24日 17:07
2021年01月24日 17:05
2021年01月24日 17:03
2021年01月24日 17:00
2021年01月19日 17:25
2021年01月11日 15:40
2021年01月11日 15:36
2020年12月29日 15:23
2020年12月29日 15:19
2020年12月28日 14:54
2020年12月28日 14:47
2020年11月24日 13:51
2020年11月23日 13:56
2020年10月13日 14:19
2020年10月13日 14:14
2020年10月12日 14:02
2020年10月12日 13:58
2020年10月12日 13:47
上拉加载更多
加载中
没有更多内容了~
出错了,刷新下页面试试呢